這是人之常情。
在世人的傳統觀念中,不僅李顯和李旦都比太平公主有資格繼承皇位,就是他們的兒子孫子,乃至于其他旁支宗室,都比太平公主這女兒有資格繼位。
所以如果太平公主想坐穩皇位,最好選擇就是把比她更有資格的都弄死。
“這……”
李旦腦子可能沒那么聰明,但李隆基都已經說到這了,他再怎么遲鈍,也不得不承認,李隆基的猜測沒啥問題:
“那怎么辦?我們要幫太子嗎?”
“必須得幫助太子,太子性格與您差不多,還是挺不錯的,如果未來由太子登基的話,我等大概率是安全的,至少絕對比太平姑姑當皇太女登基安全。
即便為了我們自己的性命安危。
也得幫太子!
如果實在到了逼不得已的境地,實在幫不了太子,圣上要強硬扶持太平姑姑上位的話,那我們恐怕也只能……”
萬一真到了那個地步,與其被迫等死,自然是不如拼死一擊,嘗試政變。
李隆基雖然沒有說得很直白,但在場人都能明白他的意思,畢竟在他們大唐兵變或者逼宮,又不是什么稀罕事。
“可是如今大內禁軍,以及玄武門等門的將領,目前都換成了我們從來沒見過,也不知道什么身份的陌生人,就連親屬都沒有,直接住在宮內,當下還是要穩定,萬萬不能太過于著急啊!”
大內禁軍和玄武門等門的將領被換也就是近兩天的事,李旦目前對他們還一無所知,而如果沒這些人配合的話。
想搞政變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政變之類自然得容后再議。
萬萬不能急。
“什么?難怪張柬之他們政變失敗了,感情圣上早有提防,甚至于并不信任先前的那些個大內禁軍將領,那確實不能急,還是先看看東宮那的態度吧。
父王,必須調查那些人身份,但又不能打草驚蛇,更不能讓圣上知道。”
李隆基對此事并不知情,如今在朝政上比較活躍的依舊還是他的父輩,滿朝文武投靠也是投靠他們父輩,而不是他這個郡王,甚至很多資源都不是他能夠調用的,得他父王那愿意配合才行。
因此對最近一些事不知情也正常。
不過有一點他倒很清楚,那就是在大唐想搞政變,如果沒有大內禁軍以及守門的人協助幫忙,基本沒可能成功。
就連當年的太宗皇帝都是如此。
所以當下最要緊的,除了要幫助太子之外,想辦法弄清楚如今已經變得十分陌生的大內禁軍首領等人身份,甚至于拿捏住他們的弱點,并且統一戰線。
無疑也相當重要。
可惜的是,他們壓根不知道白圣將這些重要位置都換成了自己的仿生保鏢機器人,想私通他們,簡直可笑至極。
另一邊已經回到東宮的太子,東宮屬官以及太子黨一脈官員,當然也是分外緊張,完全摸不準當今圣上這么干究竟什么意思,不知道她是在敲打太子。
還是真的有意提拔太平公主。
內部同樣在緊張討論,接下來究竟該怎么辦?明天要不要派些人去彈劾?
不過太子李顯依舊相當沉默寡言。
甚至到后來都沒聽他們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