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言就是,如果他們不滿,可以讓他們上書跟圣上說,要是他們真有這個膽子的話,那老身絕對敬佩他們。”
爭論好一會,雙方其實都不能說服對方,因為各有各的考量,之后彼此僵持了好幾天,直到神都一個消息傳來。
才打破了僵局。
那就是上官婉兒封相了。
不是先前那種,大家只是比較客套的稱她為女相,而是真的被封宰相了。
大唐是群相制,就是指朝堂當中不只有一個宰相,而是同時可以有好幾個宰相,少的時候兩三個,多的時候五六個都有。但即便如此,宰相含金量依舊要遠高于其他普通官員,封一個女子當宰相,更是前古未有,驚天動地之事。
白圣剛提出這個想法的時候。
群臣的反對聲可謂相當之大。
不過白圣一句話就把他們全都噎回去了,那就是朕這個女帝都有了,為何不能有女相。是啊,宰相的地位再怎么高,那也是低于帝的,一旦他們大肆貶低,那其實就相當于在貶低白圣,是在質疑以及反對白圣登基和統治的法理。
最后他們只能再次妥協。
但是并沒有妥協到底,在他們的據理力爭以及擺事實講道理的努力下,最終上官婉兒并未成為外相,而是內相。
就是說,她干的還是原來那些活。
只是多了個宰相之位。
權力被局限于內廷與外廷的溝通上面,本身并沒有干預三省六部的權力。
有點類似于明朝馮保,當時張居正主外,他主內,一度就被稱為內相,他的內相和之前的上官婉兒女相一樣,都只是有其實,而無名,逢迎拍馬之稱。
百官也能看得出來,白圣的態度很堅決,所以只能一邊退讓一步,愿意讓上官婉兒成為宰相,一邊努力削減上官婉兒這個宰相的實際權利。同時拿出一大堆證據表明,上官婉兒本身沒什么功勞,對于宰相事務也不熟悉,實在難以稱職,擔當個內相就已經頗為不錯了。
最重要的是,這時候上官婉兒她自己也退縮了,那白圣就沒辦法了,畢竟她想扶阿斗,也得阿斗能扶得起來啊!
上官婉兒自己就不硬氣。
她能怎么辦?
于是這才有了,雖然有提拔上官婉兒為宰相,但實際上只是內相的操作。
可內相外相都是相啊,甚至于說句不好聽的,內相更親近圣上,雖說伴君如伴虎,但只要能得到圣上信任,權勢遠超于外相,都不算什么離譜的事情。
此消息一出,原本就想參與才女選拔的,無疑更加積極,反對女兒去參與才女選拔的一些人,也因此有些心動。
特別是清楚女兒有才,時常感慨可惜女兒不是男兒身的那些人,更激動。
結果就是,原本推進速度一直比較慢的才女選拔,仿佛一下子按下了加速鍵,各地參與者報名者增加了好幾倍。
趙家家主那也總算松口。
同意派人護送女眷們進神都考試。
唯一的區別是,這次他母親也頗為心動,堅決要求自己必須跟著一起去。
并表示死在神都都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