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她朝參上提出的那些科舉改革方案,絕不可能是一朝一夕想出來的,很可能是琢磨已久,后面那些旨意甚至讓我有種,她是在故意逼我們動手的感覺,這有沒有可能是個陷阱啊?”
“這么一說,倒還真有點……”
“陷阱,應該不大可能吧,難不成她還想把我們給一網打盡,我看她就是年紀大,昏了頭腦,這才如此胡鬧。”
“弒君畢竟不是小事,我覺得得設法多做幾重準備,以保證萬無一失。”
“那就多派些人便是。”
“所有在宮里有安插人手的,都要派人動手,絕不能讓武氏活過明天。”
“行,那就動手吧。”
各家并不愿意暴露自家安插在宮廷當中的人手,以及自家的一些密藥,所以他們只是決定今天要動手,至于具體怎么動手,或者用什么藥,沒有提及。
但不管怎么說,他們開始動手了。
斷人財路,都猶如殺人父母,不死不休了,更何況斷一整個既得利群體的財路,乃至于他們未來的財路。所以他們自然得不惜一切代價解決問題,解決不了問題,那就把搞出問題的人解決。
小打小鬧,軟刀子割肉,他們還愿意勉強在規則范圍內搞點小動作啥的。
可一旦動真格,肉割多了,割到了他們的底線,觸到了他們的逆鱗,那便沒什么規則可言了,就一個你死我活。
……
與此同時,英王相王和太平公主也都能敏銳察覺到不對,知道他們母親的旨意,絕對觸及到了世家門閥的逆鱗。
這是連他們父皇,甚至于皇祖父在位時,都不敢動的逆鱗,他們大多都是在軟刀子割肉,緩慢的削弱。如此大刀闊斧的直接下狠手,是太宗和高宗他們權勢最為鼎盛的那些年都不敢想的事。
他們母親先前也是如此。
打壓大世家,提拔小世家,也就是寒門,但實際上還是士族圈子里的人。
而白圣新頒布的那幾道旨意。
他們光是想想都覺得膽寒。
覺得他們親娘已有取死之道。
不過先前大明宮中,他們沒敢直接勸阻,下朝回去后左思右想,內心斗爭也是頗為復雜,既想啥都不說,啥都不干,坐山觀虎斗,等著坐收漁翁之利。
比如說不定用不了多久。
他們親娘就被世家門閥弄死了。
到時天下應當便能重歸李唐。
又想著說,不定他們參與一手,可能回頭世間門閥就能擁立參與的為帝。
此外就是他們還有些擔心,這會不會是他們母親布的一個局,畢竟他們很確定生生造化丹是真的,按理講擁有生生造化丹的他們母親,應該不至于這么無腦,或者說著急,明明可以慢慢來。
再深層次的思考的話,那就是他們還有些擔心萬一是他們母親布的局,然后又有些高估了自己,回頭惹的天下大亂又該怎么辦,要是天下真徹底亂套。
到時候恐怕不但武周沒了。
光復李唐的希望也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