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則依舊秉持向來的仁慈原則,除了必須要殺的全部殺掉外,剩下的都流放到目前沒什么人愿意去的地方開荒。
有罪,但罪不至死的。
則是通通拉去挖礦。
雖然白圣能用機器人去把這些活都干了,但這些活都由機器人干了,那些犯罪者勞改者以及異族怎么辦?還能養著他們不成?還能讓他們享受與國民相同的待遇不成?不把苦活和累活給他們干,怎么彰顯大周國民的優越和高貴?
這是前面五年。
后五年,主要還是將新占領下來的那些土地逐漸的化為己有,納入掌控。
緊隨其后的第四個十年和第五個十年發展不大,基本還是延續前面的那些政策,遠洋事業目前主要是在捕魚,豐富一下大周百姓餐桌上的食物,至于遠跨重洋,占領其他地方土地暫時不急。
在沒有足夠人的情況下。
占太多土地其實更像是一種負擔。
經過五十年的發展,目前的大周已經到了一種物資極其豐富,產出極其之多,多到用不掉,也沒處售賣的程度。
每年產出的糧食,即便減去賑災和消耗掉的部分,剩余的部分依舊足夠全國所有人吃兩三年,如此五十年積攢下來,釀酒都量不過來啊,糧食的最低收購價已經連續降了三十年,沒辦法,建造糧庫的成本已經超出了糧食的價格。
糧食的富裕,直接導致糧食酒價飛跌,另外牲畜肉食的價格同樣在飛跌。
那些被運去挖礦開荒的農奴。
一日三餐面包隨便吃,幸福的他們沒一個愿意跑,一個個感恩戴德,畢竟他們以前連摻石子的黑面包都吃不飽。
所以,在西王母六十年,年初元旦大朝會上,首先被拿出來討論的議題就是,儲存的那些快過期物資該怎么辦?
往后可能會越來越多的過期物資。
又該怎么辦?
大朝會上,年輕一輩官員討論的還算挺激烈,年紀比較大,特別是年過百歲的那些官員,則都有些感慨和唏噓。
別說一百年前,兩百年前了,就是六十年前,甚至于五十年前,他們也不敢想象,朝上竟然能討論糧食和糧食產物多到吃不掉,該怎么處理這種話題?
當年更多的明明是發愁,某地發生了災荒,該從什么地方湊糧食去賑災!
這一甲子的變化太大了。
大到比過去兩千年的變化都大。
三皇五帝與大天尊相比又算什么?
“大天尊,既然那些糧食之類物資實在用不完,又快要過期了,不如直接制作成肥料回歸大地吧,以后的那些物資可以都按這個流程來,回歸天地總歸也不能算是浪費,還能滋養土地呢。”
很快年輕一輩的官員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