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焚撩起薄紗直接面對白石巖壁。
在他撩起薄紗時候,雪白光團倏爾向前飛去。
堅硬光華的石壁在它面前毫無阻擋,只聽隆隆聲響,石壁上打開一個洞口。
張焚緊跟白光,飛進洞中。
洞里不深,雪白光團進到洞里,光芒一收,化作一枚雪花六出形狀的玉符,落到石洞最深處的石臺上。
霎時間,洞里光芒大放。
柔和的白光布滿洞穴,四面都是石壁,十丈見方空無一物。洞底除了石臺,還有一眼活泉,泉水無聲的從石盆底部冒出,漫過盆沿后,又從下面的小孔流走。
洞底石壁上,有水流推動的天干地支時辰牌,按照刻、時辰、日、月、年、甲子,從內到外,六個圓環依次轉動。
水流進排除,推動計時機械,整個過程不發出一絲聲響。山洞里,一點風聲也無,確實是個閉關的好地方。
“春明門給外人用的臨時洞府,誰知道有沒有留下什么窺視陣法?”生活的經歷造成張焚性格偏向多疑一側,右手探進儲物袋,一十六枚劍子從他手中飛出,按照六丁六甲與四值功曹排列,在他身周布下守護陣法。
刳山宗的劍子其實就是特化的小劍,用來布陣施法,傳書送信,勝在使用方便,堅固耐用。最初就是一把巴掌長的小劍,發展到現在,已經演變成薄如白紙的鋼片。劍鍔劍柄徒具其形,只由左右兩個凸起略略保留些意思,同時也兼具尾翼功能,保持飛行穩定。
拳頭大小的一扎就有兩三百把,方便攜帶。
張焚盤膝坐下,沒有服用商青娥給的丹藥,閉目打坐,按照刳山宗的功法,運功消解一往無回舍身劍帶來的后遺癥。
七個時辰過去,張焚神清氣爽,睜開眼睛。
身上真氣汩汩而流,鋒芒透出經脈,放眼看去,白中帶金的光華在他身上隱隱閃爍。
“神光中階,刳山大道訣第十五層。”
張焚握住拳頭重又張開,感受著經脈里的真氣。這是“他”真真正正的第一次行功運氣,感覺從來沒這樣充滿力量過。
經脈隱隱約約傳來刺痛感覺,新生的真氣重新變得鋒芒肆意。張焚急忙盤膝做好,五心向天,閉目運行刳心訣,磨礪新生真氣。
不知又過多久,身上真氣全部變得柔韌伏貼,身體一片清涼。
“怪不得刳心訣只是輔修功法,祖師反復強調,在這上面下功夫的弟子仍是不多。”
這刳心訣同刳山大道訣并非一體,沒有一勞永逸的功效。每次恢復或者增加的真氣,都要用刳心訣重新打磨,十分之麻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