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焚外表全神投入,其實最多有三分之一精神,集中在對紙箋的選擇上。其它三分之二,一半留神兩位“前輩高人”,一半分析腦海里不斷閃現的思維火花。
“就這個了!”張焚右手一招,石壁上,一頁紙箋翩翩飛落,被他伸手接住。
紙上是一幅拓印圖畫,七八道劃痕一樣的痕跡,旋轉圍成一圈,像是隨手刻畫,內外兩圈,相向旋轉,旁邊少許文字說明。應該是他之前,在毒龍江邊的臨時集市上,看過的殘缺劍訣其中一小部分。
看上去一脈相承,只不過內容少了許多,顯得更加深奧古拙。
“這幅圖畫放大自主上收藏的一柄神劍,劍柄上的花紋,之前也有歷代高人,由此圖領悟出不少劍訣劍式。雖說是本教珍藏的神兵,這花紋卻暗合太極精義,正和道門源流子弟參悟。張焚你果然好眼力!”
展露自身修為,紫懷蝶言語里也不再刻意掩飾。
張焚手持紙箋,輕輕點頭。
到現在為止,他有兩門劍訣掌握到“出神入化,別出機樞”的境界。
刳山劍訣暫時強化到了極限。
滄海流波劍精巧不差,卻差了些殺傷威力,用起來總覺得有些缺憾。想要進一步強化,必須要有進一步的知識作為基礎。
除了太極,他想不到其它更好方向。頭腦里,關于太極的知識、感悟,上次已經融合進去了。要想再次改造這套劍訣,必須準備更多。
在江邊集市,他看中那門殘缺劍訣的原因,就是感覺劍式圓轉,和太極、滄海流波劍都有些相似。
現在看著這幅拓印放大過的圖案,感覺更加強烈。以他的知識儲備,暫時看不出更多,卻能夠知道,這幅圖里,必然蘊含著某種和太極、漩渦相似的變化,只是一時參悟不出。
既然峽谷內,每閱讀一門功法,都要留下一些感悟,張焚也就不再掩飾自己的目的,直接取下自己最看中的一頁紙箋。
云光霞蔚,婀娜的云煙飄過石梁。
張焚額頭滲出顆顆汗珠,時而盤膝閉目,時而垂首苦死。劍鞘中,金中偏紅的乘黃寶劍不時跳躍出來,在空中飛舞一會。很快,又無力墜地。
“時間差不多了吧?”
不知道小天機峽里,有什么手段保證入峽之人,會留下全部感悟,或者說,只留下差不多份量的東西就可以過關。至少從入門這一關來看,這種標準的人為因素是極大的。
自己領悟的東西,當然不愿意同別人分享,哪怕是素材提供者也不行!
情況不明的情況下,張焚確保能進去以外,把藏拙當做首要目標,賣力表演了大半個時辰。
再演下去,未免和他剛才無意顯露的天才形象相差太大。
張焚才豁然開朗,恍然貫通似的長笑起身,御劍起身,在空中畫出一連串大大小小,似圈非圈的線條。
不是滄海流波劍,也不是刳山劍訣,僅只是他結合對這幅圖案的一點感覺,和滄海流波劍的一點皮毛,演化出來的劍式。落在見過滄海流波劍的人眼里,猜得出他是虛影事故。
可是在沒見過的人眼里,這種劍式足夠新奇,讓人驚艷。
(本章未完,請翻頁)
面對聚丹期的大高手,不敢硬抗歸不敢硬抗,不等于一點花樣也不敢刷。張焚就是明欺兩女沒見過,在場見識過他滄海流波劍的,不敢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