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德鐘趕緊朝周圍的伙計吩咐,“去準備一下,柜上有多少現銀,都給支了。”
掌柜道“東家,柜上可有七八十貫錢,都支了”
“七八十貫很多嗎找人一并抬了陳當家,您請便。”
蔣德鐘父子倆,出了酒坊。
蔣山權道“爹,那是前兩淮鹽運同知陳家獨女吧她家大業大的,她來跟你談生意,不先談完了再走要去恭賀,也不急于一時。”
蔣德鐘丟個白眼過去“說你沒見識,鹽運同知怎么了莫說她爹已經作古,就算還活著,比我賢婿中解元這件事還大嗎連主次都分不清,難怪不如秉寬。”
“我這”
蔣山權心里覺得窩囊。
我怎么就不如那個敗家子了
現在于你眼里,你女婿就是十全十美的善人是吧忘了是誰以往對他橫挑鼻子豎挑眼的想讓妹妹跟他和離再嫁的人,也是你吧
“陳家女,到現在招婿還沒招上來,一個女流天天跑出來拋頭露面,看著吧,再過兩年,江淮兩岸誰都不會記得有個陳家沒兒子,怪誰呢”
蔣家父子到張周一家所住小院外時,人山人海二人都已擠不進去。
“讓開讓開,送賞錢的人來了借過”
有如此的口號開路,一行人才終于到了張家門前,而此時上元縣的知縣米景安都來了,米景安和張周各在院子里坐一把椅子,椅子還是從鄰居那借來的,二人好像是在聊什么家國大事。
蔣家父子到門口,張周趕緊起身相迎,還給做了引介“米知縣,這位是在下的岳父。”
蔣德鐘作為秀才,見了知縣是不用下跪的,拱手道“學生蔣德鐘,字濟明,見過米知縣。”
米景安跟蔣德鐘年歲相仿,但米景安畢竟也是舉人出身,蔣德鐘還是要體現一下自己的謙卑,自稱學生也是告訴米景安,我也有生員功名的。
“哎呀,都是書香門第,門當戶對啊。”
米景安隨口稱贊了一句。
蔣德鐘笑著問張周道“秉寬,這么多來道賀的賓客,可有賞過喜錢”
張周道“給過了。”
的確是給過了,一人給兩文錢,還限定三條街之外的人不要來,就這樣還是有一大堆人來渾水摸魚,張周正在為自己發出去的一兩多銀子心疼呢,街口換銅錢的錢鋪子都跑了兩趟。
“不夠,再給補一些,門口怎能不設個流水席你流落至此,街坊鄰里多有守助,為人要知恩圖報。”
蔣德鐘一邊說著,一邊讓兒子和帶來的仆從去給安排。
門口的人一聽有流水席,歡聲雷動。
蔣德鐘又朝米景安道“米知縣蒞臨,學生替秉寬善待賓客,不如到就近的食肆擺上幾桌,衙中屬官、坊老也多請一些來,圖個喜慶。”
“不必。”米景安緊忙道,“本官還有公務要辦,今日來不過是道賀,將來令賢婿的造詣定不在本官之下,也請秉寬老弟莫要相望。這就先告辭。”
不知覺,已經攀上關系了。
誰叫應天府鄉試解元的含金量就是足呢連米景安都要前來先巴結一下,若以后張周真有機會中進士,當了地方官,或許還會提拔米景安一手。
“恭送米知縣。”
張周突然也發現,有蔣德鐘這個“大財主”在,在應付場面事方面都輕松自如許多。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