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敬道“陛下,太皇太后請您過去,她老人家說是心神不寧,非要見到您不可。”
朱祐樘氣惱道“不是囑咐過,不要驚擾到太皇太后你也是”
嘴里一邊在罵,腳步卻不停往門口走。
從憲宗到孝宗,這兩朝,周太后真就做到了德高望重,但凡她召喚,朱見深、朱祐樘父子就沒有不麻溜去見的。
清寧宮內。
蕭敬走的時候,周太后還好好的,回來時,就見到周太后靠在軟枕上,一副病懨懨的模樣,見到皇帝進來還刻意唉聲嘆氣。
“皇祖母都是那些奴婢不會做事,驚擾到您的清靜,孫兒這就責罰他們。”
朱祐樘看到祖母如此,便覺得心疼,孝心發作,上來就認錯。
周太后拉過皇帝的手,臉上帶著慈祥的笑容道“皇帝你有心了,哀家沒事。”
朱祐樘道“孫兒也不是無的放矢,實在是”
“皇帝,你不用說,趕緊讓人準備一下,哀家先搬出清寧宮,到別的地方住幾天。”周太后也不啰嗦,直接說出自己的要求。
“這”
朱祐樘也沒摸透這位皇祖母的心思。
“唉”周太后見皇帝猶豫,不由嘆息道,“自從李廣主張在萬歲山上修了毓秀亭,哀家就一直心神不寧,卻也不知道是為何,今日聽人說起,那姓張的貢生入宮來,上來就說清寧宮要起火,哀家這才好像知道到底是怎生回事。”
朱祐樘聞言心里在打怵。
連這位皇祖母,都喜歡搞這種捕風捉影的事情嗎
這簡直是在強行聯系啊。
你心神不寧歸心神不寧,關清寧宮要不要著火什么事敢說這不是在針對李廣,刻意說什么心神不寧
蕭敬見皇帝尷尬,趕緊提醒道“太皇太后不必擔心,此等事,乃方士之言,做不得準。”
周太后聞言臉色不悅“皇帝,你也是這么想的嗎”
“孫兒”朱祐樘不知該如何回答。
如果朕絲毫不信,也不至于讓蕭敬來消除火災隱患。
還不是因為擔心您老人家的安危
周太后道“你能惦記哀家,哀家心里欣慰。哀家認為,人家張貢生尚遠在南京時,便惦記皇家興衰,記得為哀家的重孫女治病,他千里迢迢入京面圣,一不討賞,二不求官,有何必要危言聳聽博人矚目他治病救人,不就已經是天功,還需多此一舉”
朱祐樘不得不鄭重點頭,同意周太后的觀點“孫兒也是這么想的,所以才會讓人過來做一些防備。”
“防備有什么用若真是命數使然,起了這把火,難道讓哀家為李廣的胡作非為受難嗎”
“這”
“皇帝,你就是太信任李廣了,你也不想想,李廣在宮里這么多年,他為皇家做過什么宮里有時疫的時候,他又做什么去了誰在為皇家著想,到現在你都沒看明白嗎”
朱祐樘聽到這里,也被說動了,嘆道“可是皇祖母,您要搬出去的話,茲事體大,只怕大費周章,對外也不好解釋”
周太后道“你就是顧慮太多,大臣怎么想,你去在意作何就說哀家要到仁壽宮去參幾天的禪,趕緊安排吧,哀家一刻都不想在這里停留,要真是一把火起來,哀家可經不起折騰。”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