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祐樘這一去乾清宮。
當晚就沒再回坤寧宮。
他最初只是批閱了幾本奏疏,話本就放在旁邊,心下好奇張周給太子看過什么,便隨便翻看一番,只是看了一會,便
不撒手了。
當晚戴義守在旁邊,陳寬等人也相繼進來送熱茶和蓮子羹等,都見到朱祐樘在認真看書,不敢叨擾。
燭淚漣漣。
“呼”
一直到后半夜某個時間段,朱祐樘才終于把第三本連載的冊子合上,長舒一口氣。
看完了。
側目發現旁邊守著的人早換成了蕭敬,蕭敬坐在一旁的凳子上,哈欠連連心不在焉。
“外面什么時辰了”朱祐樘輕聲問道。
蕭敬這才驚醒,起身恭敬道“回陛下,先前聽打更的報,已過卯時。”
“天快亮了,朕居然看了一夜”朱祐樘自己也覺得不可思議。
站在門口的小太監也趕緊去通傳了戴義、陳寬、韋彬三人,一下子司禮監四名太監都聚齊。
“你們還沒睡”朱祐樘看著幾人。
戴義有些慚愧道“陛下挑燈夜讀,奴婢們就就近找了地方打了個盹,輪流進侍。”
他們清楚,皇帝不是苛刻之人,不會要求自己不睡別人就要時刻提起精神守著。
朱祐樘笑道“說起來,朕也好些年沒有徹夜批閱奏疏了,回想初登基時,朕身體還挺好,經常與爾等一起熬夜,你們可還記得”
四名太監并不是一直都在司禮監中,但對于皇帝的話,他們都表現出認同。
皇帝還是很勤勉的。
就算到現在大打折扣,孝宗仍舊是大明難得的明君。
戴義道“陛下,皇后娘娘夜里也幾次派人來問詢。奴婢都是回話,說是陛下在勤于國事。”
“國事嗎不是,朕只是在看秉寬所寫的故事,寫得真是好,一群俠客,心中秉承對家國的忠義,一心匡扶社稷”
皇帝像是要把他所感悟到的,分享給別人。
但這幾名太監都沒有俠客情懷,平時勾心斗角的事就讓他們疲于招架,那話本他們也沒看過,豈有心思設身處地去考慮一群綠林草莽在想什么。
蕭敬回道“陛下,書中都是一些不受法度約束,殺人越貨的賊人,怎會匡扶社稷”
“不一樣的。”朱祐樘笑道,“書中有幾句,朕感觸頗多,為國為民方為俠之大者,還有殺身成仁舍生取義,這些不都深諳儒家忠義仁孝之道秉寬寫得很好,難怪他會拿給太子看,太子現在也領悟要一心做好大明之臣,應也是受此啟發。”
幾名太監盡管昏昏欲睡,但都覺得這話很扯淡。
真就是張秉寬放個屁,皇帝都覺得是香的
“好了,朕先不休息,差不多該早朝了吧安排一下。”
“陛下龍體為重。”
“不了,如果朕懈怠于朝事,便是朕的疏忽,在李廣的事情上朕錯了很多年,不能知錯不改。今日朕還有話要對他們說”
朱祐樘看書看了一夜,卻還拖著疲憊身軀,參加一早的早朝。
奉天殿。
大朝。
除了文臣,很多武勛也在,現場很多人,這次的大朝,也是皇帝特地讓人召集起來的。
眾大臣先商議國事,而議題仍舊承襲前日,先就李廣記錄受賄的冊子入手,而當天參與上奏的可科道言官,有六七名之多。
“諸位卿家,先消停一下吧。”
朱祐樘語重心長打斷了言官的話。
眾大臣屏氣凝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