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的話,讓朱祐樘聽了很舒服。
兒子好像終于長大了,在犯錯之后居然還能勇于承認錯誤,并有擔責之心。
這可就比出閣讀書之前好太多,比幾個月前進步也非常巨大。
主要也是因為朱祐樘的氣消了。
想想也是,兒子就是在玩,當時也不是讀書時間,兒子的課業已經完成,他雖然一直要求兒子跟自己一樣能做到遵循規則,但也不是要兒子因循守舊。
連朱祐樘都知道自己的童年到少年時代過得有多郁悶。
朱祐樘板著臉道“真知道錯了”
“是的,父皇。”
朱厚照心里有了一點小竊喜。
看到父親這反應,好像張周的話是挺有道理的,聽張周的準沒錯。
朱祐樘點頭道“那你是怎么想明白的”
“這”
朱厚照一直不知該怎么回答。
這問題有點超綱。
怎么想明白的這是個問題嗎要把我過去幾天的心路歷程都說給你聽
關鍵是我也沒想明白啊。
只是張周讓我這么說,我就這么做了。
我要說這是張周教的,父皇會不會揍我
朱厚照想了想,然后認真道“想到了就想到了,兒臣也不知是怎么想到的,父皇,您就放過劉瑾,罰兒臣一人吧。”
朱祐樘道“那張卿家跟你說過什么”
知子莫若父。
要是沒人教兒子,朱厚照能這么聽話乖巧
朱厚照道“張卿家只是讓兒臣要想想這其中到底有何過錯,再想想是不是應該把責任落到別人身上,兒臣想來也是,劉瑾是聽命辦事,責不在他,兒臣不想讓他代為受過。”
“嗯。”
朱祐樘又滿意點頭。
雖然兒子說得不太清楚,但當父親的很理解老師對兒子這種教育方式的正確。
讓兒子思考,再去總結,然后認識到錯誤,來道歉
當長輩的,大概都希望晚輩是這樣聽話的乖寶寶。
“劉瑾呢”朱祐樘問一旁的戴義。
戴義恭敬道“發到浣衣局當監工。”
朱祐樘道“送回去吧,跟他說明白,這次是太子為他求情,朕僅是對他小懲大誡,罰他三個月俸祿,以后若再有陪太子胡鬧,數罪并罰決不姑息”
“是。”
戴義心想。
這個劉瑾也是命大,沒被皇帝殺,只打了板子,但好像還因禍得福了。
太子居然都愿意出來替劉瑾說話。
陛下欣賞太子的責任心,連劉瑾都放過
還是那位張先生有本事。
但張先生為什么要替劉瑾說話看來為劉瑾開脫并不是張先生的目的,張先生只是要學會讓太子有責任心呢
對啊。
張先生深得皇帝的信任,一個東宮太監算老幾,張先生有必要跟劉瑾過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