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周看了看地圖,要指出一個方向,實在有點難。
先不說韃靼人就算傾巢出動,也是分批的,前后會有一兩日的差距,打的是明朝邊防反應的時間差,就說這地圖
張周道“臣想重繪西北圖志”
“什么”
朱祐樘一時好像沒聽明白。
張周道“臣的意思是,這份圖志有不盡不詳的地方,偏差還是有的,臣想做一份嚴格按照標尺比例繪制的圖志,以保證此戰在預演,及調兵時可以更為精確。”
朱祐樘在苦笑。
他怎么都想不到,張周籌備西北之戰的第一步,居然是重新畫地圖
“給他準備紙筆。”朱祐樘對戴義道。
張周道“勞煩戴公公再準備一下炭筆,還有標尺等,最好還有卡尺、戒尺等,我需要比劃著來,對了,紙張盡量用四層以上宣紙壓制成的,繪制結束之后,再讓人拓印幾分,以備此戰之用”
張周的奇葩,讓朱祐樘不太理解。
但王越似對張周這種行為,很支持。
因為他自己也感覺到西北的地圖有很大問題,可問題是以目前大明的條件,根本不可能繪制出詳盡的地圖,若是張周能繪制出精度非常高的地圖來對于一個主帥來說,首先就能做到“知彼知己”。
連自己身處的方位都記錄有偏差,如何做到戰場上靈活應變
于是乎。
張周便在朱祐樘、王越、蕭敬等人的目視之下,現場繪制起地圖來。
所有人都是張周的幫手。
張周也不是完全放棄了原本那張地圖,很多重要的地標,在另一章地圖上標注的,在他的這張地圖上,也會進行標注。
“比例是一寸,大概相當于四十三里,如果以韃靼騎兵行軍日進九十里來算,大概相當于一天走兩格”
明朝的四十三里,大概相當于后世五十里,也就是二十五公里。
旁邊的朱祐樘聽了在皺眉。
一天走兩格
聽起來,怎么越來越像之前張周給朱厚照玩的那個“沙盤演兵”
再仔細看張周所繪制的地圖,分明就沙盤地勢在紙上的重現。
朱祐樘忍不住問道“秉寬,這份東西,朕似乎先前見過,是不是你給太子”
張周笑道“回陛下,臣先前給太子所用的沙盤的原型,便在于此,當時臣還給太子詳細描述過西北的局勢。”
“秉寬,你可真是呵呵。”
朱祐樘笑著道,“地圖該繪制還是要繪制的,那沙盤,也要有,朕思量來,若是能有沙盤這東西做現場講述,普通將士看了都會清楚明了,有助于調兵遣將。”
張周道“可是陛下,臣的那沙盤,材質不太好,怕不堪大用。”
朱祐樘白張周一眼道“朕既要重做,難道還會虧了你一點報酬不成戴義,去安排一下,找最好的工匠,不惜一切代價,要在這兩日內將沙盤制作完成。”
“是。”戴義面帶笑容。
朱祐樘則突然好像記起什么來,面帶歉意望著張周道“秉寬啊,怕又要耽誤你備考會試了”
張周則很灑脫拱手道“為天下,臣責無旁貸。”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