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鳳感慨道“有你的桃花詩,還有王威寧的詩,還有林二小姐這首詞,那估計這本詩集必能引人追捧,買去一讀的人自不會少張兄,我也想加一份。”
“憑啥”張周道,“你寫詩了嗎”
“沒沒啊”
朱鳳當然沒實力去寫詩詞。
張周道“我勸你還是有點自知之明,這是跟太子合伙做生意,別說我坑你這潭水太深,你朱知節把握不了,趁早斷了這心思。”
“那那行吧。”
朱鳳顯得很遺憾。
連他這個門外漢,都覺得張周這次刊印詩集的事能賺不少銀子。
張周道“詩集嘛,沒幾首詩詞,別人想抄就抄,非要買我的詩集來看別想了,安心去西北打仗,軍功在身光宗耀祖,所得的可比這點蠅頭小利多多了。”
“哦。”
朱鳳望向張周的目光全都是憋屈。
張兄何不帶我玩了
張周的詩集刊印了。
一次先印一千本。
定價一百文一本,這價格可不是普通人能消費得起的,但在張周看來,雖然沒多少成本,但就算全賺,也就一百貫,相比于現在自己的家業,也不算什么。
目的純粹是先試試文化產業這潭水。
詩集一出。
給大明朝京城的年前帶來一股詩詞熱,也因張周先前所寫的那首桃花庵歌開始流傳開,再加上納蘭詞威力加持,尚不到十天,詩集中的詩詞便已傳遍京城大街小巷。
一千本,張周本以為賣倆月一點問題都沒有。
結果四五天就賣完,后續抄詩的人不少,但他該印還是繼續印,但再加印一千本之后發現就賣不動了。
這件事影響最大的人,不是張周,張周一共就賺了一百多兩銀子。
影響最大的,要數被署名那首浣溪沙作者的林儀。
林儀是人在家中坐,名從天上來。
尤其張周在上面還列明,這詞的作者,就是林瀚家的二小姐林儀,一時間打聽林儀是誰的,還有其尚未婚配的人,絡繹不絕。
嚇得林儀之后再也不敢出門,更別說是去找張周說教。
這天林庭剛從外回來,就被人圍住,一群監生圍著他問東問西。
林瀚本是出來找兒子說事,見此一幕,指了指兒子的方向,問劉順道“怎回事”
“這”
大明已不是南宋初年,說起來很久沒再出過什么有名的才女,正好又是會試將要進行時,以至于京城內士林攀比之風盛行。
林儀的名氣暴漲,也跟林儀是林瀚的女兒有關。
林老祭酒家的二閨女寫了一首詞,名滿京城,這事太有噱頭。
劉順心知肚明,卻不能說。
隨后林瀚讓劉順把兒子叫到國子監的教舍內。
“發生何事”林瀚面色不善。
因為他剛見過翰林院的人,國子監抽調舉監的文章做舉賢的準備,盡管林瀚將張周的考卷已丟到一邊,但還是被翰林給選了出來。
這次沒人從旁指點,純粹是幾個翰林覺得張周的文章寫得好。
雖然還沒最后敲定,但等于說張周已經入圍到決賽,想到自己跟張周打的賭,他心里便因彷徨而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