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祐樘馬上要登鑾駕,在走之前,他似乎必須要把這件事安排好,不然的話明天一早朝堂上就要反了天,畢竟那些御史言官可沒有劉健那么好的脾氣,能只是在朝議結束之后單獨問問他。
“過個年,朕也想耳根清凈一些。這樣,去把秉寬預言年后將會發生的三件事,找人透露一下”
朱祐樘想到個主意。
“陛下”
蕭敬沒聽懂。
怎么就要把張周給“賣”了
朱祐樘道“秉寬一心為朕,為西北軍政,他不該承受什么,既然那些人覺得朕信任秉寬是錯的,那就把秉寬的能耐展現給他們看,以為朕不說,他們就會對秉寬有何善意了”
皇帝看事情到底還是比一般人透徹。
就算他不提張周,別人也不會把張周當成正統文官看待,那與其把張周藏著掖著,還不如直接把張周的能力展現在所有人面前。
攤牌了。
朕就告訴你們,這事就是張周預言的,先前的時疫、清寧宮火災、地震,包括這次西北韃靼人可能會出兵,都是他干的。
而且朕還免費附贈幾條,那就是張周還預測,年后仍舊會有大事。
比如說二月陜西和寧夏的地震,還有兩件雖然張周沒明說,但估摸著事也不會小,不然不會出現在張周的讖言中。
既然你們都已把西北備戰這件事,上升到君臣不容的層級上,朕還跟你們藏什么
“最近幾日,秉寬都不在京師,多派人去保護他,他的府宅也多找人看守,朕就不信他們還能把秉寬怎么著了不成”
朱祐樘也上來一股火氣。
朕就是要做某些事,你們勸也沒用,朕還要保護張周,讓他可以繼續為大明發光發熱。
為了防止你們在知道消息后拿他開刀,朕就派人去保護他。
君臣之間就沒什么情面好講。
蕭敬帶著皇帝的吩咐,去找劉健、李東陽和謝遷。
眾大臣本也要隨駕回宮。
其余的人都已在聚集了,只有內閣三人還在跟蕭敬說著什么,不少人也在往這邊看。
“蕭公公,陛下不會以為是老夫將消息泄露的吧”
劉健皺眉。
早晨剛跟皇帝談過,這邊皇帝似就覺得外面已就西北的事情風傳,劉健首先要撇清自己跟消息外泄這件事的關系。
蕭敬笑道“怎會陛下只是讓咱家,將事情的原委告知。其實這都是張先生,也就是貢生張周,提前讖言到西北將會有大亂發生,韃靼將會傾巢而出”
先前皇帝跟劉健的對話,只是隱約表示西北的確是有動向。
但沒說這么清楚。
這次蕭敬講述時,旁邊還站著李東陽和謝遷,這下內閣對事情的原委可說是清清楚楚,連馬文升參與其中也坦然相告。
皇帝在西北調動之前,先經過了兵部尚書這一關,王越自己還是兵部左侍郎,另外加上個五軍都督府提督京營的張懋
怎么看,皇帝都沒有完全跳過朝廷,只是沒在朝堂上說,也沒跟內閣三人打招呼而已。
李東陽道“陛下便如此相信一個貢生的妄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