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周很快就把整理出來的戰報看完。
蕭敬道“最近兩天,偏頭關的戰事突然消停下來,您看這是為何”
張周好奇道“這種事,陛下不會在朝堂上與大臣們商議馬尚書作為久經戰陣的老將,對兵部事如此熟悉,有他在,完全沒我什么事啊。”
“不能這么說”
蕭敬暗忖,這種事,光懂行有什么用
這要看陛下信誰的。
就算馬文升能把西北的戰局說得天花亂墜,而你所說的是謬論,陛下還是聽你的不聽他的。
何況,你對西北戰局的分析,可能比馬文升還透徹呢。
能提前就算出韃靼人動向的人這不是一般人,那是神人
“估計決戰就在這兩天,我也說過了,若西北真有大戰發生的話,我人很可能在貢院里,參與不進來。”張周笑呵呵的。
蕭敬急忙道“那就是說,王威寧真要跟韃靼人殊死一戰”
張周笑道“有人能攔得住”
“呃前日里,朝議時,謝閣老也曾這么說過”
“謝閣老啊,看來我跟他的意見,還有幾分相似呢。真是榮幸。”
蕭敬又琢磨了一下。
話好像是這么說的,你能跟謝于喬意見相似,是你的榮幸,但怎么現在卻覺得,謝遷能跟你意見相似,卻成他榮幸了呢
這世事還真是難料。
“這一戰,會怎么進行呢”蕭敬逮著機會,自然不想放過,又急切問道。
張周道“換了別人,我可以推測一二,但要是王威寧的話,他用兵可就不遵循常理了。”
“怎么個不遵循常理”
蕭敬緊張起來。
不循常理,在用兵上,可不是什么褒義詞,尤其是大明西北這局勢,本來就是個守勢,不循常理很可能意味著劍走偏鋒,而大明西北的一些慘敗多是因為不按防守的規則來而導致的。
“不好說啊,是陛下讓我分析的嗎”
“是。”
“既然如此,那我就暢所欲言了。”張周侃侃而談,“你說這要是普通的將領帶兵,遇到韃靼人寇邊,還是傾巢而出的那種,防御力量不足,對方又來勢洶洶,多半就撤兵跑路了,等賊寇劫掠之后,把關口給丟棄了,再給奪回來,重修一番”
蕭敬一怔。
這話聽起來怎么這么熟悉
先前朝堂上那群人,雖然沒把話說這么直白,但建議不就是大差不差
“這恐怕會有損我大明威風吧。”蕭敬苦笑道。
“是啊,他王威寧一定不會這么干吧”張周道。
蕭敬點點頭“那意思是,無論戰局多艱難,王威寧都會堅守偏關”
張周笑道“他跟別人不一樣,他可以直接領兵出擊,輕兵冒進當誘餌也可以,甚至將關口撤出來,引誘韃靼人殺進城,他再帶兵殺回來”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