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
朱輔一聽。
這是什么情況
這在說我兒子嗎還是說我除了二小子朱鳳之外,還有別的兒子在隨軍
親手殺狄夷一名,俘虜敵軍過百,帶兵斬殺數百韃子
“犬子他,只是第一次從軍,應是并無經驗。”朱輔聽著就覺得離譜,謹慎起見,還是不要承認這是自己兒子了。
他是鼓勵讓朱鳳隨軍去西北,能跟著王越去歷練,他當然覺得很好。
但如果說王越給朱鳳一路人馬,讓朱鳳輔佐帶兵
朱輔怎么都會不信的。
將心比心,連我這個當老子的,都不可能把兵權給那渾小子,他就是個混吃等死的爵二代,連爵位繼承權都沒有
何德何能
王越是沒長眼嗎
朱祐樘拿出一份戰報道“知節他勇猛無畏,連朕都沒想到,從他千里之外趕路到京城為公主獻藥,朕當時便覺得他有忠義之風,偏關一戰,他更是沒有辜負朕和王越對他的信任,哦,還有張周對他的欣賞,秉寬的眼光一向都不錯。”
朱鳳聽到這里,已是心潮澎湃。
那還真是我兒子啊
這小子
狗屎運踩一次就行了,這怎么踩起來還沒完了一次比一次走運祖墳冒青煙了嗎
有一點他是聽明白。
在兒子立功這件事上,張周是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或者人家王威寧就是給張周面子,才故意漏個大功給兒子,讓兒子撿了大便宜。
“偏關一戰剛結束,戰局尚未平息,等一切都定下之后,朕再對他酌情賞賜,再給他個爵位也不是不可”朱祐樘很大方。
以朱鳳領一路人馬,殺進偏關所取的戰功來看,的確夠給個爵位。
畢竟朱鳳不是文官,他是武勛之子,武將在得爵方面的條件,并沒有文官得爵那么苛刻。
也是可給可不給的問題。
但誰讓朱鳳是跟張周混的
從朱祐樘的角度來說,朱鳳最大的功勞是舉薦了張周,光是這一條皇帝就想找方法去賞賜他,而王越正好又給了朱鳳這樣一個立功的機會,朱鳳也爭氣,不管他在戰場表現如何,至少人家有名將帶,名將也愿意把功勞讓給他,然后
皇帝就算是做個順水人情,順理成章要給朱鳳個爵位。
“老臣愧不敢當。”朱輔趕緊跪下來婉拒。
“陛下”連劉健都聽不下去,要出來反對。
倒不是說劉健覺得朱鳳不適合得爵,他甚至都懶得考慮這個問題。
他反對,是因為他覺得,現在戰況未明,戰場瞬息萬變,偏關現在的形勢都還不知道呢,后方就開始論功行賞
朱祐樘打斷劉健的話,道“朕只是有此想法,還未定,劉閣老不必先反對,以后朝堂會再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