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祐樘走在回乾清宮的路上,健步如飛,臉上神色顯得志得意滿。
旁邊的戴義其實也沒太看明白,為何今日朝堂上所商量的事,看起來一件都沒成,但皇帝還會這么高興呢
“看到了吧朕但凡不提給王越升遷,他們都會站在反對朕給王越賜侯爵這邊,可當朕提出讓以左都御史、兵部尚書提領三邊軍務,還提到讓他回朝后再有敘用,他們的態度馬上有所改變。誰不著眼于眼前利益呢”
朱祐樘微笑著說道。
戴義問道“那陛下到底是為了給王侍郎加官,還是晉爵”
“當然是讓他晉升爵位,這是王越自己的選擇,朕不過是成全他。秉寬給朕如此的提議,很好。”
朱祐樘這一說,戴義終于明白,原來這是張周的建議。
昨天晚上秉燭夜談沒白談。
因為戴義昨天沒全程在旁伺候,所以他也不知道這段是幾時談的。
戴義也在琢磨,這位貢生還真是敢建議,以升王越的文職來要挾文官對其賜爵的事屈服,這種提議就算是司禮監也不敢隨便提,而他就敢。
他自己以后也是當文臣的,沒顧慮
“過去告知秉寬一聲,讓他到乾清宮后殿,前面談什么也讓他聽聽,朕也會提出給他記下功勞之事去吧。”
在抵達乾清宮之前,朱祐樘還特地讓戴義去叫張周一聲。
簡直是要讓張周“垂簾聽政”的意思。
連戴義都在想,這算是什么待遇
乾清宮內。
朱祐樘坐在案桌之后的椅子上,在下面立著張懋、劉健、謝遷、馬文升四人。
司禮監只有戴義和陳寬立在皇帝兩邊。
其實蕭敬也在旁聽,不過人卻是站在后殿張周身旁。
所謂的后殿,便是在明間的高座、匾額、屏風之后,其實只要張周在里面咳嗽一聲,外面的人都能聽到。
朱祐樘上來就表明了要以成國公朱輔,去延綏當總兵官的提議,這是先前在朝堂上就說過的事情。
張懋自然是沒什么意見的。
而在內廷中,連馬文升、劉健和謝遷三人也沒提出反對。
派誰去不是去
皇帝既然現在這么相信朱輔,那就讓朱輔去,反正韃靼小王子,也就是達延汗巴圖蒙克,估計現在都已經跑得沒影了,無論是誰去了都是當花瓶。
隨后皇帝好像是語重心長道“有關威武天火藥的功勞,幾位卿家都看過捷報,心中也該有數了吧”
四個人,包括張懋在內,都聽出來,皇帝這是有意要提張周的功勞了。
謝遷道“陛下,威武天火藥在此戰中居功至偉,但其威力之大,破壞也多,若以后要用,難免會在使用的場合方面有所桎梏,而狄夷經過此戰之后也必定有所防備。”
還是老套路。
先肯定一下皇帝的意思,再表達一下個人的想法。
就是先捧后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