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究竟是為何事”
入宮的路上,徐瓊便忍不住問道。
謝遷道“多半乃因為戶科給事中華昶參劾程克勤鬻題之事,還牽扯到了張周、唐寅和徐經三名考生,而這三名考生皆都是江南人士,張周和唐寅更是本科江南鄉試的解元和亞元。”
徐瓊皺眉道“這還有張周的事”
連徐瓊都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華昶是莽夫嗎雖然民間不一定知道張周的事,但作為戶科給事中的華昶,難道連張周深得皇帝信任,給朝廷立功的事都不知道
雖然御史言官在大明的地位特殊,很多人官職不高,卻每日出現在朝堂上,但也僅限于六科都給事中和左右給事中,普通給事中是沒有資格參加朝議的。
而張周也只是最近,才偶爾會被在朝堂上提及。
如果考中進士,放六科給事中,一般秩滿九年,也就是完成九年考滿,才能升為六科都給事中,而六科都給事中也不過才正七品。
別看只是正七品,但作為京官,放到地方官任上至少也是按察司副使起步,成為一省讞獄事務的二把手。
而六科的人,作為御史言官,很多時候就是頭鐵,但凡遇到什么直諫、抗命、封駁的事,這些六科言官往往都沖在前面,為此丟了性命的也不少。
謝遷也嘆道“牽扯誰不好,非要把張周也牽扯進來,陛下對此人的信任如此之甚,就算他真牽扯到鬻題,陛下真會在意和過問嗎事卻因此而有理不清道不明的風險。”
“呵呵。”
徐瓊聞言只能苦笑。
謝遷的意思,張周涉案,可能會讓案子最后查不清。
也就是在文官心目中,傾向于接受鬻題的事實是存在的,怕張周涉案會影響到此案的查明。
尤其是內閣這幾人
程敏政被查,他們嘴上說要為程敏政還個公道,但內心卻憋著壞,巴不得程敏政就此一蹶不振,從此不會再出現個脫離掌控的閣臣存在。
徐瓊問一旁的劉健道“劉閣老,您認為,張周真的有必要去參與鬻題”
劉健仍舊是趨步而行,聞言卻側目看了眼徐瓊。
謝遷笑著問道“你這是何意”
徐瓊恰恰不是正統文官派系的,而先前被他頂下去的禮部尚書倪岳,才是別人眼中正統的文臣,所以徐瓊在一些事情的立場上,反而會跟正統意見相悖。
徐瓊道“先不論張周江南解元的身份,單就以他在陛下心中的地位,還有陛下暗中為他出仕所做的努力,以及他屢屢推算天機的能力,如此能力更多是因為名聲在外而為小人所妒,卻不應該是為了鬻題,而令自己聲名緊毀而鋃鐺入獄吧”
徐瓊算是明眼人了。
或者說,他只是講了一個最平常的道理。
那么牛逼的人去鬻題,圖什么吃飽了撐的
劉健沒評論,冷冷道“查無定案,再論吧。”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