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祐樘嘆息道“林祭酒家的千金,朕讓人探尋過,才學樣貌都不錯,奈何都是庶出,如果是太皇太后說媒,朕御旨親題的話,不覺得這有何虧待。相反,這是一種恩遇。”
大概的意思是,你林瀚自己都是納妾生的女兒,憑什么就想讓別人明媒正娶當正室
大戶人家不肯跟你聯姻,難道你心里沒數
“秉寬,其實這也是為你將來在朝為官鋪路,林祭酒年老體邁,在國子監中或也留不了多久,朕本來的想法,是調他去南京在京北六部中已很難為他騰出位置。但若是跟你聯姻的話,朕無論如何都要將他留在京師敘用。”
朱祐樘算是對張周示好,也是給林瀚機會。
你林瀚再牛逼,跟當朝的主流文官體系還是有隔閡的,你現在已是國子監祭酒掛禮部右侍郎頭銜,如果你還想更進一步,只能去南京當尚書。
歷史上,林瀚也正是在弘治十三年調南京為吏部尚書。
但南京就是個養閑人的地方,一個南京吏部尚書,論職權跟京師的尚書差得可不是一星半點,最后林瀚混了個兼南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務,這要比南京吏部尚書好一點。
畢竟南京六部中,只有兵部和戶部算是有點職權。
可現在皇帝也說了,要是林瀚識相,跟張周聯姻的話,看起來是林瀚帶張周,但其實是張周帶林瀚起飛,皇帝再怎樣,就算是明知得罪劉健等人,壞了京城官場的秩序,也會給他拔個北六部的尚書給他。
“秉寬,朕既是在幫你,也是在幫他呀。”朱祐樘嘆道。
皇帝的意思是。
秉寬賢弟,你看為兄對你還算是幫襯吧
至于對林瀚他如果識相跟你聯姻,那朕就順手幫他一把,若他不識相那朕也沒幫他的道理,基本上可以早早發南京去。
“臣也不好說。”張周苦笑了一下。
其實這就看林瀚怎么想。
張周也知道,如果明確跟林瀚說,你跟我聯姻就能當京城的六部尚書,那林瀚肯定會嗤之以鼻說自己不需要。
但林瀚是真不需要嗎
當了一輩子官,憑什么一個德高望重的老學究,能力也不差,當尚書只能去當南京的誰不想留在京城圖更大的發展
張周大概能理解。
皇帝這是以他張周自成一派,開始往他身邊塞人。
林瀚就是第一個。
“朕不會讓你去說,朕會親自跟他說的。”朱祐樘道,“這點你毋須擔心,即便林祭酒不行,也可以跟他人商議。這京師中的名媛閨秀又不是只有這一個”
張周還是挺意外的。
看來皇帝幫他聯姻,以謀求仕途的心很堅定。
這都讓張周不好意思了。
“還有一件事,就是朕想讓你早些入宮來給太子進講,這孩子太鬧,除了你之外,別人都無法讓他定下心讀書,這件事朕沒提前跟你商議,就怕你為難。”
朱祐樘都有點不好意思提這個。
張周心想,我是臣子啊,我考中狀元,不就是為了干這種事的你還跟我商量什么
一道旨意下來,我不干也得干。
“陛下,此乃臣的本分。”張周道。
“不要這么說秉寬,你的雄韜武略是為治國安邦的,教太子對你來說是大材小用,你給太子授課有不順心的地方,隨時跟朕說,朕會給你另行安排差事。未來一段時間,你或會很忙,早朝也多需要你去參與”
皇帝不好意思的地方,還不止讓張周去當朱厚照老師這一項。
以朱祐樘的意思,你都中進士了,以后入朝參政議政也是你的分內之事,甚至以后還要給朕當幕僚種種事情,都要你一個人一肩挑。
你張秉寬可能比首輔大臣都要累。
張周道“陛下,您對臣如此賞識,反而會讓臣有些局促了。”
“別”朱祐樘聽說張周局促,趕緊從案桌之后走出來,到張周面前一起站著。
“秉寬,朕是把你當朋友看待的,你也無須總將自己當大明的臣子,你莪可以暢所欲言。今日與朕去御花園,朕有養生的事問你。”
“另外在宮里用晚膳,朕會叫太子和皇后一起,去到太皇太后處她老人家為你保媒,你也應該去感謝才是”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