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值房。
劉健去吏部衙門,到下午臨近日落時,才回到值房內。
他板著臉,謝遷和李東陽一看就像是出了什么事。
“吏部公廨內出事了”謝遷上前問道。
劉健拿出一份書折,放到桌上,謝遷都沒有去拿,好奇問道“這是作何”
劉健道“陛下批了楊介夫四個月的假,讓他回四川新都探視雙親,即日出發。”
“這叫什么事”謝遷苦笑。
剛要讓楊廷和、張元禎和王鏊三人競爭翰林學士,皇帝就把楊廷和發配回鄉去探親
李東陽問道“是介夫自己提請的”
“沒有。”劉健道,“還特地叫人問了,蜀地并沒有傳來什么消息,陛下此舉分明是不想讓介夫出來競逐翰林學士。”
“嘖嘖嘖。”謝遷嘴里發出怪響,“難怪先前那位印公還來過,說來找你的,估摸著就是為說這件事,過會還會來的。陛下對王濟之這么推崇嗎卻到底是為何呢”
有些事,內閣三人就算想得不是很透徹,但大致心里也有數。
王鏊過去一段時間升官好似乘火箭一般,不就因為他點了張周當江南鄉試的解元
莫非皇帝還欣賞他別的
給太子授課這件事東宮那些講官,也沒見得誰就比誰更好,相反文官集團最為推崇的授課老師,其實是王守仁的父親王華,以王華的謹慎雖然在當官方面不見得有太高的資質,卻是在勤懇授課方面一直都是被人所稱道的。
論私交,劉健三人跟王華關系更好。
還是那個問題,王華不像是個政客,所以在這次推選翰林學士時,他們就先沒做推王華的打算。
隨后戴義果然來了。
見劉健在,戴義也沒避諱李東陽和謝遷,當即便替皇帝將打發楊廷和回四川探親這件事說明。
戴義道“陛下的意思,大明要先立孝,再談為官,孝義禮法也一直都是陛下最為看重的為官品質。如今楊侍講的雙親仍在,若他長久不回去探望,便有違孝道,所以此番陛下非但批了楊侍講探親的假期,同時還有他的弟弟,剛中進士的楊廷儀”
劉健聽了就沒好意思反駁。
別以為我沒去打聽過,其實楊介夫根本從來沒提請過要回去探親,什么批假根本是勒令放假
謝遷笑道“戴公公,這楊侍講走了,翰林學士的人選該怎辦廷推時三個人選,現在可就剩下兩個了,可是要增補一兩人”
戴義瞄著謝遷,故作驚訝道“謝閣老莫非以為陛下是要限制楊侍講仕途哎呀,三位閣老,可千萬不要誤會陛下的苦心啊,陛下也明說了,只要楊侍講從四川回來,無論當時翰林學士中有誰,或是有幾人,一定或拔擢他起來,也讓他為翰林學士的,甚至把掌院和詹事府詹事的差事給他也成。”
“什么”
謝遷皺眉,這是什么路數
他還往李東陽身上看一眼,想從李東陽眼神中看到答案,但李東陽明顯也沒搞清楚皇帝這么做的用意。
要給王濟之晉升翰林學士鋪路,我們都理解,可讓楊介夫回四川一趟,連同路上耽擱的時間,一共就四個月,四個月回來后讓楊介夫當翰林學士
陛下,您要是覺得非要用王濟之不可,大可現在就將王濟之和楊介夫同時晉升為翰林學士,為什么還要來這一套呢
劉健比較謹慎,問道“此事是作準嗎”
李東陽和謝遷這才意識到,光靠戴義在這里空口說白話,說什么楊廷和探親結束回京城就當翰林學士,可并不作準,這還有可能是皇帝的拖延緩兵之計。
等把王鏊晉升上去,四個月后楊廷和回朝,皇帝不兌現晉升其為翰林學士的承諾,文官還有咒念不成
戴義微笑道“三位閣老放心,明日朝議再廷推時,陛下會將此事言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