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一般性的割傷,把這種藥噴上去,幾小時就能痊愈,連疤都不會留下。
蘇默帶著藥和繃帶回來,先幫綺零脫下襪子,然后輕輕托住她的足底,用消毒水清洗掉上面沾染的污垢。
綺零的裸足白皙精致,棱骨分明,還能看見細微的青筋,足底被碎石割出來傷口就像藝術品開裂的疵痕,惹人心憐。
蘇默頓時滿臉愁容“這看著都疼啊下次受傷一定要告訴我。”
綺零露出嬉笑,還俏皮地晃了晃裸足“知道啦”
“好了你別動了,我幫你上藥。”蘇默將那對裸足放在自己膝蓋上,小心翼翼將醫療噴霧噴上去,然后為其綁上繃帶,“還好割得不深。這藥很神的,過會應該就能痊愈。”
綺零剛包扎完不方便走路,兩人就一起在長椅上坐著聊天。
晚風吹過,帶來別樣愜意的感覺,放眼望去江對岸盡是城市燈火,那番燈紅酒綠仿佛是一張展開的綺麗畫卷。
兩人聊著聊著,綺零指著江對岸“你看那邊,最近上的那部電影你看過嗎”
蘇默抬頭看去,對岸一棟摩天大廈的樓體正放映著全息影像。
一個少年站在那里,伸手在臉上抓過,扯掉那副戴著的俊美面具,露出了后面猙獰恐怖的嘴臉。
蘇默點點頭“看了,殺死惡魔,我跟團里的人一起看的。”
這部殺死惡魔是最近上映的奇幻電影,主角是王室中一個天生畸形的怪胎,從小受盡欺凌。
但在冰冷的皇宮中,主角有一位白月光,那就是國王的第九個女兒,善良的九公主。
九公主沒有嫌棄主角扭曲的外貌,和他成為了童年朋友,一直陪伴著他長大,也是支撐著他活下去的動力。
但好景不長,在后來的權力斗爭中,善良的九公主被其長兄殘忍殺害,主角心中唯一的光消失了。
多年后,從王宮逃走的主角帶著強大的力量歸來,把整個王室屠得干干凈凈,最后在九公主墓前拔劍自刎,結束了自己悲哀的一生。
這個故事本身沒什么新意,很常見的復仇主題。
但它上映之后,在社會面引起了極其激烈的爭議。
因為電影里主角的復仇實在太“純粹”了,純粹到只剩下血與仇恨。
在這個時代的文創領域,人文主義價值觀橫行,游戲也好,電影也好,都提倡愛與寬容。
即使是復仇故事,最后往往也以“用愛感化復仇者”、“大家活得都很難,互相理解”等立意收尾。
哪怕是主角的爸爸被人用高爾夫球桿打爆腦袋,最后面對殺父仇人,編劇也會讓主角選擇原諒,來一個理解萬歲。
但殺死惡魔這部電影走了完全相反的方向。
電影中的主角是真正意義上的“惡魔”,面目丑陋,性格扭曲,手段偏激又瘋狂。
王室里那些參與謀害九公主的人,無論是主觀還是被迫,無論是否有苦衷,無論事后有沒有懺悔,全被主角無差別屠光,殺得血流成河。
而且一直到影片的最后,主角也沒有進行任何自我洗白我就是惡魔,就是為了殺光所有仇人來的,復完仇我就去死。你們不用可憐我,我也不需要你們可憐。
可以想象,這樣的電影上映之后產生了多大的爭議。
電影首映場放到一半,就有大批觀眾忍不住離場,大罵導演是個心理扭曲的變態。
甚至有一些和平主義者坐在電影院門口絕食,要求將這部電影封殺,維護這個世界的主流價值觀。
此時一聽綺零提到這部電影,蘇默好奇地問“你也看了嗎覺得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