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久視,這是每一個道士追求的終極夢想。
但是,幾乎沒人能成功。
此世的法則太穩固,一百五十歲是人類的極限,超過這個歲數,或許能用奇淫巧技活下來,可那個時候,人未必還能被稱之為人。
佛教的想法很好,這個世界有輪回路可以走的事情不是秘密,轉世重生只要能找回記憶就相當于“我還是我”。
道教的野心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比佛門更大,他們不屑于貪圖那點輪回邊緣的權柄,他們想要自己掌握輪回。
別人拜神,他們役神,別人求天,他們截天,道士們看似清心寡欲,其實也狂的不行。
天道是公平的,不會給哪兒掛個牌兒,就說必須得往這邊兒投胎。
幾萬年前或許根本沒什么輪回路,只不過聚集過去的亡靈多了,后來就演變成了第一條輪回路。
如果人為圈出一個新的輪回之所,讓這里聚集大量的“亡靈”,欺瞞天道,讓他在這兒也投入輪回法則,幫這群“亡靈”投胎,那么趁機掌握輪回大有可為。
通過推演天道,道祖發現此事真的可行,唯一的難點是肉體消散后,靈魂不可能長久的存在于天地間。
這個世界禁絕“鬼怪”的法則非常強大,在凡間搞事搞不動。
想要辦大事,只能在白玉京搞。
其實,很多人在踏入白玉京的時候,就被道祖的參商兩儀劍斬過一遍,他們居住在這里,就會在道祖練劍的時候被斬第二遍,第三遍。
“殺生亦不死之境。”這句話道祖講道的時候經常提。
作為一個教育者,他對弟子的解釋是“心中每升起一個雜念,就想象出一把劍,把它當做敵人斬殺掉,日漸久之,就能觸摸到長生不死的境界”。
話是這么說,但道祖自己作為走到頭的人,他清楚的知道不管怎么修煉心境,該壽盡就得壽盡。
他對那句話有另一個版本的領悟。
他一劍一劍,像是剝鱗去皮一樣,不厭其煩的在十二樓五城那群凡人身上斬過。
斬掉這群人的生機,斬掉這群人的過往,斬掉這群人和凡間的一切聯系。
斬掉他們的肉身,留下一絲可有可無。
需要他們活著的時候,他們就是活著的,不會被那個輪回之地拉去投胎。
不需要他們活著的時候,他們就是一個標準的幽魂,會吸引天道的注意。
這就是完美的人造“亡靈”
當這群亡靈的數量繼續增加,天道終有一天不會繼續無視這里,會開辟第二條輪回路讓他們趕緊投胎。
彼時,白玉京就是第二個輪回之所,輪回路不再是虛無縹緲的陰曹,而是高高在上的天庭。
當白玉京的面積繼續擴張,輪回的職能更加完善,終有一天,他張凌御能成為執掌天下生死輪回的至高之主。
道祖如此堅信著。
輪回權柄,他已經釣到一部分了,可以讓人死而復生的魂歸來兮之法,就是他在施行這個計劃過程中的意外之喜。
不過,走到現在這個局面,這個計劃已經注定沒有走下去的可能了。
垂天真人的那聲師尊叫醒了道祖,他如果還舍不得放棄那個希望,那么最后很可能什么都保不下來。
“化道吧。”
道祖主動放棄了維持那群“亡靈”的生機,一旦這些人同時死在白玉京,輪回的力量必然會延伸到這里,帶這群人去投胎。
在凡間,不好捕捉輪回之力的痕跡。
但白玉京,是道祖經營多年為了捕捉輪回權柄的大網,只要這邊出現輪回之力,道祖一定能抓到那絲痕跡。
白玉京天上的星辰之幕忽然出現一座荒涼的古橋,道祖一刻都未猶豫,強行拉著佛祖和儒圣一起沖向這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