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縣令對著跟前的道士和尚開口“幾位高功,法師,您們看這究竟是河神的旨意,還是”
“不瞞諸位,這過去年年上祭,能保風調雨順的年頭少之又少,底下的村鎮早有怨言了。這要真是河神斷了祭祀是萬萬不敢的,但能去掉人祭,也是天大的好事啊”
不光事好,本官借此今年的考評絕對上上
如果再運作一番,調任,升官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當然縣令也只是想想,具體還得靠這些和尚道士。
再說了,自從前元奪得九州,把草原上那一套傳播起來后,自大漢開始被打落陰溝里的人殉,人祭就又從陰溝里爬了出來,更何況洪武帝他老人家承認了前元是正統。
當時是為了接收元朝的財產,但等穩定之后,那些一起承襲來東西卻成了一把把利刃捅在了普通人的心口。
而一直暗地里互相排擠的道士跟和尚們,此刻也是凝重的點了點頭,開始各自準備起來,畢竟這件事要是真的不光對縣令,對渾河兩岸的人都是天大的好事,甚至還包括他們
和尚心里火熱著,連悲憫慣了的臉上也多出了幾分紅潤“大人放心,我等一定會盡心竭力確定了真是河神的意思,會派人立馬通知你的。”
縣令點點頭“那就拜托大師,還有諸位高功了。”
渾河
中上游交界的地方,張珂踩在自己龍軀的頭頂,面前的河神印璽懸空浮立著。
他的感知在印璽的幫助下開始逐漸的擴散,他的氣息正在逐步的跟渾河融合在一起。
在他的感召下,不管是河水,還是魚蝦,都理所當然的接受了張珂在它們的身上打下自己的印記,而同時水中的精華,魚蝦的體內的某種東西,也混在水中朝著他輸送過來。
起初就看到河底泛起星星點點,水藍色的光點,宛若星河般燦爛。
隨后是涓涓細流,
到了后面,一股股“溪流”匯聚在一起,在河底攪起了一股暗流。
到面前后,分作兩份融入了他的龍魂跟身軀,而張珂也像是一個大漏斗一樣,張開大嘴來者不拒的吞吃著來自渾河的饋贈。
這個時候,張珂還想到了現實。
換成是里的主角,不是吞吐日月精華,就是御女飛升,而自己西北風跟飲水飽,他都享受過了。
想想莫名的有些心酸
水流越來越大,張珂所在的位置形成了一個水下旋渦,夜色下漆黑的河底,撒發著瑩瑩藍光。
在這期間,不論是和尚還是道士,都注意到了這邊的情況。
但是沒有人上來阻止。
反倒神色激動的坐下來,打坐修行。
你說問河神的法會
那是什么玩意兒啊
問河神哪兒有自己的修行重要,要知道從大宋覆滅在崖州,神州法統自五胡亂華之后再次被蠻夷摧殘。大明雖然結束了漢人淪為奴隸的慘劇,但幾百年間神州法統也就只剩一口氣了。
法統消亡,代表的是自三皇五帝起,建立的神州體系的崩塌。
它一旦消失不見,那從古老時代傳下來的一切法脈,神鬼之流都如同昨日黃花一般,隨風消散。
甚至就連神州得在這場災劫中覆滅,直到下一次秩序的建立。
原本,在法統崩塌的當下,天地靈機也在迅速的消散,修行也變得愈發艱難,成仙作佛更是遙不可及。
但現在,在這靠近邊關的大同府卻出現了名山大川都很難一見的充沛靈機,這讓“窮困”了許久的和尚跟道爺們根本控制不住,理智你讓我怎么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