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三個問題,得到回答的只有前兩個,至于第三個則被含糊其辭的糊弄了過去。
沒有在河神這里得到一個滿意答案的縣令,仍然耐著性子等在一旁,等那些道士,和尚們“拜”過了神才一起離開。
“有些麻煩了”
坐進馬車,脫離了其他人的視線后,縣令的的臉色猛然一變。
雖然這些和尚跟道士掩飾的很好,但眼底的興奮之色卻不是那么好隱藏的,尤其是那飄飄然的腳步,眼看著就要上天了,本老爺去樓里點兩個花魁次日出來,也沒那么飄忽。
他是個普通人沒錯,
但也知道,能讓人年輕歲,是多大的誘惑
縱觀從先秦起,哪一代帝王的史書里,沒有尋仙問道,求長生的故事
皇帝都是如此,就更別說下面的人了。
只為了一個消息,傾家蕩產都不足惜,更別提是切切實實的消息
他的心底也不是沒有些陰私的想法。
但,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這件事,壞就壞在這些和尚跟道士的身上,當初想的是河里出了什么妖怪,要他們來想個除妖的章程,結果到了現場一看是河神在興風作浪。
剛想著發兩份祭文,做場法事安撫下算了,畢竟往常也都是這么來的,獻上三牲,了不起下去點童男女也能安分年,但誰曾想事發了
一場大霧,那些泥腿子們居然有病治病,沒病養生,一些老不死的甚至頭發根都變黑了,老爺我也才感覺年輕了歲,泥腿子們憑啥
剛想試著捂蓋子,但扭頭卻發現了和尚跟道士。
但想來想去發現朝廷似乎也不太靠得上
如果一個鄉野毛神跟這兩種人搭上關系之后,搖身一變,就跟廟里的那些金身沒什么兩樣了。
到那時,不管是明面上,還是暗地里都挑不出什么毛病來。至于伐山破廟
不會真以為這玩意兒能對一個勾搭上兩教的神靈有什么用吧這個借口用在那些鄉野之神,血食邪祭上一打一個準,但你試試去推了某個寺廟的羅漢金身或者砸掉哪家道觀的靈官像。
縱觀歷史上,敢向佛道兩家下手的,基本都沒什么好果子吃。
即便是當下的大明,消息傳到朝廷,估計也得被人按下來,即便有什么動作也得慎之又慎。
懂得都懂,這其中的利益實在是太大了,大到在馬車上奮筆疾書,準備給朝廷上奏章的縣令也知道,在京城那邊有動靜之前,這渾河附近就會破土動工,然后很快矗立起一座座寺廟跟道觀,再然后大批和尚道士蜂擁而至。
當然,也不是沒有好處。
至少,今后北邊草原上的蠻子,跟野妖們大概是不敢越邊了。
也可能,這大同府,很快就會繁華起來但,這些跟老爺我都沒關系啊
甚至,說不準到時候消息傳出去,下次年考老爺我就得升官,把這縣令讓給別人來坐。
“不行,我得做點什么”
吞吐著水精,坐在一段陰沉木上,看著數百的蚌殼跟河螺在努力吞吐著他,排出來的靈機,但最終卻遺憾的不能全部吃下,只能任由靈機飄散,便宜了等在外面的魚蝦。
無視了遠處那些被冷落后,幽怨的死魚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