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此事是由老王道士跟當地的修行者們一同操辦,官府這邊是當地屯兵的校尉,而民間代表則是素有名望的本地賢者。
當然,說是本地賢者,其實是精絕城原本的王室。
但現如今,在蘇定方趕到的情況下,區區校尉,自然沒辦法站在主角的位份,原本的人員也得調整經過了一番倉促的安排,儀式總算正式開始。
廟宇所在的街道兩側,被前來圍觀的百姓擠滿。
現場人山人海。
這可跟官府沒什么關系,這些精絕城的百姓,全都是自發前來的。
畢竟是張珂最初接管的地盤。
此地百姓見證過不止一次神靈現身的場面,尤其是當初那場靈機潮汐,雖說好處大部分都被修行者們包圓了,但百姓們也受到了不小的福緣,消災解難的同時,幾乎每個人的壽命也有不同程度的浮。
添福增壽,百病盡消。
好家伙,這樣靈驗的神靈不來拜拜,供奉,難不成去做什么禮拜禱告。
活著連真神的面都見不到一次,只有遭受不完的苦難,等死后升天堂。
你說這話,你信嗎
哦,不對,天堂也不是人人能的。
不買贖罪券的人,也跟天堂沒緣。
呵呵。
所以,別管精絕城內的百姓,他們原本信奉的是什么,從城隍頻頻顯靈,再加城內修行者日常幫人消災解難
這一套組合拳下來,基本征服了全城下的百姓。
也因此,在等到儀式結束的那一刻起,廟外的人潮便再難以阻攔,紛紛涌向城隍廟內當然,他們雖然搶著想在神前露個臉,搶在其他人前供一炷香。
但,總歸這是個神靈顯圣的時代,而且廟宇里供奉的這位也不單單有靈驗的名號,同時兇殘的脾氣也從前線傳遞了回來。
在擠進廟里,踏石板路后,前一刻還嘈雜,蜂擁的百姓立馬安靜下來。
按順序,一個個進正殿,叩首。
城隍老爺,保佑我一家平安幸福,不遭橫禍
城隍老爺,保佑我家發大財,賺大錢
老爺保佑我媳婦兒能生個大胖小子,家業后繼有人。
精絕城,雖然只是西域的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城邦,但常住人口也足有萬。
再加湊熱鬧的客商跟唐人從早到晚,廟里的香爐永遠滿滿登登,香燭燃燒的煙霧更是將整個正殿內部籠罩,連神像都被籠罩在茫茫煙霧之中。
如此旺盛的香火,張珂自然是第一時間感受到了。
驚訝的同時,也略微有點哭笑不得。
保境安民倒確實是他的職責,五谷豐登,風調雨順都在他的管轄范圍之內,但生孩子跟賺大錢這即
便要找也得是文武財神跟送子觀音吧
他可管不了這些。
當然,即便是九州百姓也常有拜錯神的時候,更逞論是西域百姓。
而且,這些百姓未必真的不懂。
也還不錯
先前,去過一趟華山寶庫,見識過帝君對香火的運用之后,張珂便也有樣學樣。
得來的香火不再吸收進身體,而是留在神像中孕養,煉化。
等到神像蛻變成金身,就相當于多了一個跟自己相當的戰力。
這么用有些粗狂。
香火金身,最好的用法還是坐鎮廟宇內,如此能在平日里回應一些信眾的純粹愿景,同時也能作為一個類似于陣眼領域核心的存在。
任何做亂的妖魔詭怪,乃至于犯下惡事的人類,都會受到金身第一時間的關注,該殺的殺,不至死罪的便記錄在案,等死后再拉清單。
幫張珂分擔了一部分公務。
當然,金身智慧有限,它更多的還是按本能行動,處理些不動腦子的事情還好,真正的公務,最好還是交給下屬的神靈來處理。
其實,早在張珂入住精絕城,當縣城隍時就應該有配套的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