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群地祇,跨山渡河之后,來到大宋國都,總算沒遇到城門緊閉的情況,但在城門之外聚集的數千地祇還是將祂們給嚇了一跳。
放眼望去,高聳的城墻根下密密麻麻的站滿了來自五湖四海的山神土地。
其中,甚至不乏一些兼職庇佑青樓的神祇。
“見過秦州,西京,太原府城隍”
數千地祇一齊呼喊的聲音直沖云霄,震動之聲使得城墻都有灰塵噗噗掉落,甚至于盤踞于城池之的國運火龍都不安的刨了刨爪子。
東京城內,剛剛才合眼小瞇一會兒的王侯將相們突然從夢中驚醒,不久之后,各家各戶都派出了奴仆小廝外出打探消息。
而在天下都城隍廟中。
近十位州府城隍正聚集在正殿之中,而穿著朱紅色神袍的都城隍正面色嚴肅,雙手捧著笏板朝方的神位拜了拜“今有萬分緊要之事,請神荼郁壘二神暫離詭門關,攜書文前往閻羅天子殿請判官現身,此事十萬火急,煩請盡快通傳”
隨著都城隍的話音落下,祂手中的笏板猛然迸射出一縷金光,在空中幻化成一封奏章的樣式之后投入神像背后消失不見。
見狀,都城隍輕吁了口氣。
接下來就是等了。
等詭門關的鎮守將書信遞給四位判官之一,至于等看了書信之后究竟由誰前來處理此事,那就不是都城隍能夠知曉的范疇了。
城隍雖然歸屬于地府,但跟地府之中的陰神卻并不完全相同。
有些類似于公務猿跟事業編的區別。
雖然都是編制,但卻分屬兩套不同的體系。
地府陰神在十殿閻君的統帥下,執掌萬物生死輪回,跟賞善罰惡而城隍雖然都也沾一點點,但祂們的職責更偏向于守護城池,保一方水土平安。
更直白點,一個是幽冥之神,一個更類似于陽間的府尹縣令。
而且因為權柄跟體系的細微區別,城隍,無詔不得輕入地府。
與此同時,地府,詭門關處。
不計長寬的一座巨大門戶正矗立在通往聯通地府跟人間的黃泉路。
在高聳的城門之下,有數以千計的,手持刀槍身披盔甲散發著濃郁煞氣的陰兵站立在城門的兩側,包裹著整個頭顱的面甲下方只露出兩點散發著猩紅光芒的雙目。
隨著目光的掃視,但凡被盯到的亡魂,哪怕身被枷鎖重重綁縛,都忍不住往后縮了縮。
而每每此時,旁邊的陰差總會恰逢其時的甩一棍子,打在亡魂的背后,催促這些不老實的亡魂繼續路。
在陰兵跟陰差的監視下,黃泉路的亡魂一刻也不停的被送入那扇黑漆漆的門戶之中,一步跨越,便消失不見。短短片刻的功夫,就有千亡魂投入其中,但如此速度,門戶卻始終未見到有滿溢的跡象。
當然,在哪兒都有不安分的家伙,哪怕枷鎖身,陰兵震懾,也有些膽大妄為的家伙在隊伍之中掙扎,但每逢此時,門戶之都會傳來一聲冷哼,緊接著那扇門戶就好像活了一般,大門表面蠕動著浮現許多影子,下一瞬,便有無數條手臂跟頭顱從中伸展了出來,徑直將這些搗亂的家伙抓到門內。
隨后,便能見到門戶多了一個身帶枷鎖,活靈活現的身影。
但還沒等它扭動幾下,周遭便伸來了更多的手臂,抓住它的四肢,抱住它的身軀,捂住嘴巴,像是溺水一般,漸漸的沉到了門戶之內。
門戶重新變得安靜下來,但這安靜也是暫時的。
它就像一個沉寂的巨獸一般,默默的等待著下一個送門的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