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佑靈王來我東海有何貴干我這幾個不成器的子孫又在何處得罪了佑靈王,若有不當之處,可否道來,老龍絕不包庇,必定嚴加懲處”
借助法力。
龍王的聲音回蕩在這東海之。
一時之間,倒引來了不少好奇的目光,隨后便是喜聞樂見。
倒是不知道這龍族究竟走了什么背運,怎么總能引來這些兇惡,蠻橫的客人
尤其是這東海龍王,雖然不是同一方天地,但對方卻總能在傳聞當中爭一個角色,雖然往往總不甚如意就是了。
但樂歸樂,看熱鬧總歸是要注意一些分寸的,所以目光大多都聚焦在東海龍王跟祂的龍子龍孫身,而張珂所在的那片天空,更像是一個絕緣體一樣,被大眾所忽略。
或許也是覺察到了這些目光,在話音落下之后,老龍王又補了一句
“若不嫌棄,不如到龍宮一敘”
但話說出口,心中卻沒多大的指望。
畢竟,數過去,此類的事情祂遇到的多了,但卻大多都不怎么雖然都有傳聞,這位天庭新貴十分悍勇,但祂也不是什么任人揉捏的軟柿子,倘若真事不可為,說不得得去天庭走一遭。
便是帝君站隊又如何,大不了散些賠禮,但總歸要給幾個板子意思一番。
張珂看著下方面容慈善,目光卻相當深邃的老龍王。
他雖然不知道對方在想些什么,但總不是款待自己就是了。
畢竟,對自己,張珂還是有幾分認知的。抱以些許的警惕,實屬正常,反倒是言笑晏晏的帶自己去宴請,那張珂倒不敢坦然受之了。
張珂看向老龍王。
開口的同時,也松開了束縛著幾條小龍的捆仙索,任其離去,到親屬身旁哭訴。
聲音如同雷震一般,響徹四方“故所愿也。”
“我觀諸位似是無事,不如一道來此,讓老龍王做個東道,宴請一番,也好相互熟絡”
張珂的聲音傳遞四方,那些正在看樂子的存在,聞言紛紛犯了個白眼。
不提祂們有沒有去東海龍宮讓龍王做東道的資格。
單是你這話就有問題。
相互熟絡
怕不是鴻門宴,籌謀著整一出朝聞道,夕死可矣
那些被屠殺的精怪,神祇可還尸骨未寒,哪敢跟你這兇物一桌共飲。
走了走了
許多存在紛紛散去,倒是有一道后來的目光在張珂的身打量了一番,接著一道女聲傳到了張珂的耳中“今日便不做叨擾了,若佑靈王有空回轉九州本土,便來天妃廟中,我那小廟雖不似龍宮富有,但也有些瓜果酒水,可供佑靈王清清腸胃。”
天妃
媽祖,亦稱“天妃”“天后”,俗稱“海神娘娘”,是傳說中掌管海航運的女神。
不過這位不是崛起于后宋,在宋雍熙四年時盛裝登山石“升天”為神。當地居民于清康熙三十三年立廟奉祀,稱“通賢靈女”。宋元明清歷代均有褒封,清封“天圣母”。
怎么,在宋初都有這位的身影了
不過,雖然心中不解,張珂倒也沒深思。
畢竟,神靈,除非是那些具備本地特色,又或是神位不足的,被困在一片天地之外,其余的大多都神出鬼沒。雖然,宋初不該是媽祖存續的節點,但對方既然來了,自然有祂的理由。
而對于這些抱有善意的存在,張珂也自然參照著自己惡補來的古代禮儀,造作了一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