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珂見狀,也只能往詳細的解釋
“先前有幸在帝君麾下當了次先鋒,去外界走了一遭,勉強掙了幾分苦勞,如今那邊兒已經收尾,按功嘉獎,我分了一片海域。”
“但畢竟是那等蠻夷的地界,為了防止有什么后手,海中一概存在都被清空了一番,到我手中連一只魚蝦也無。”
“遼國的事兒,尚未結束,我還得在這邊兒待一段兒時間,我擔心海中長久沒有生靈,讓海域變成一片死地。如果尋求江河之神幫助,恐怕掏空了江河水族也不能填充十之一二,我跟河伯湖神又不算熟悉。”
“正好遇到了這幾個受困的龍族,便想到了來龍王這邊兒討個方便。”
“不需要蝦兵蟹將這些已經開啟靈智的水族,只要些小魚小蝦跟海草礁石之類的,豐富水中生機就行。”
雖然張珂隱瞞了不少真相,主要是游戲這玩意兒不好解釋,哪怕跟帝君他都從來都沒有說起過,防風氏跟蚩尤也只是猜測他得到了某個能夠跨越虛空聯通兩個世界的寶物。
跟一個只見了一面的龍王,更沒必要說的太多。
可即便如此,老龍王也被張珂這一番話震撼的久久無法言語,心中波濤起伏,掀起滔天巨浪。
征戰四方可不單單是凡俗王朝的活兒,仙神們同樣要肩負起此等重擔。
不然,從古劃出一方天地,圈地自萌的九州,又怎么能發展到遍布多元,成立天庭地府,下屬無數仙神的地步。
還不是劫富濟貧
在虛空中攻略其他的世界,殺死其中作為頂梁柱的神靈,將他們的天地打散,將其中萬物真靈磨滅之后重新在九州之中孵化,孕育。
這便是為什么九州王朝不似西方一樣擺爛的原因,在仙神的攻略下,王朝周邊,往往總是能夠崛起類似匈奴,突厥,吐蕃這些個強大蠻夷,天地孕育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也世因為地府的六道輪回并不為了這些外邦人開啟。
而真靈又總歸是需要投胎的。
所以,在通往九州的渠道被封閉之后,它們自然在天地的安排下,降生到了周遭的蠻夷種族當中,成為了他們的一員。
這往后就跟天的仙神們沒什么關系了,這時為了開疆拓土緩解國內繁多的壓力也好,還是為了夸贊文治武功,凡俗王朝的君主都會興起大軍征討四方不臣
戰勝之后,吸納其中的新鮮血液。
那些愿意融入九州的個體,經過兩三代的輪回轉世之后,會漸漸被剔除掉身的舊有印記,而后被打九州的標簽融入其中,成為九州子民。
而那些對改土歸流抗拒的存在,死后仍然會轉生在九州以外的地方,再度以蠻夷的身份存在。
然后就是又一輪新的征服跟融合。
循環往復,直到生靈跟土地,屬于原本世界的印記完全消除,自然也代表著九州天地消化了這次的收獲,可以進行新的征服了
但,開疆拓土也不往往都是一帆風順的。
虛空中的征戰,龍王倒沒聽說輸過,無非是從先鋒到大軍,再到帝君壓陣層層加碼,再難啃的骨頭也得被嚼碎蹂爛,而后成為九州繁榮的墊腳石。
倒是人間王朝沒有這么深厚的底蘊,而又受到帝王跟天災人禍的多重影響,導致這個過程并不是那么的融洽。
五胡亂華,便是第一個玩兒脫的例子。
當時無數的仙神下界試圖挽回,但苦于人間王朝不夠給力,再加長期以來那些積攢的其他世界的殘渣的奮起反抗,而那些個足以改變局面的帝君們,又正率領大軍征戰在外。
畢竟有著漢王朝作為榜樣,吞并一些失敗者而已,有什么難的
有昊天帝坐鎮中央,祂們負責開疆拓土就是。
然而,仙神們的努力卻并沒有使局面得以好轉局面,反倒是使得蠻夷入主中原,法理被篡改,而五胡亂華的惡果,就像瘟疫一般,由一個世界開始在周遭的世界中傳遞。
等到天帝反應過來的時候,一切都已經遲了,木已成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