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祖輩余蔭,總歸會隨著時間慢慢耗盡,不然凡俗之中哪兒會出現那么多奇丑無比的玩意兒,這其中或許有血脈突變的因素,但歸根結底還是種子不太行。
但龍宮卻沒有這方面的煩惱。
尤其是像蚌女,鮫人這些,在智謀不算突出,血脈當中又沒有好戰因子,個體價值只能在姿色有所體現的族群。它們的壯大,可全靠龍宮投資了。
稍作準備,就能挑選出百位,姿色絕頂的個體,由點及面,哪兒還猜不到祂想顯擺什么。
但可惜這佑靈王遲遲不肯入套,祂所準備的許多說辭都派不用場。
沉吟了一番,輕嘆了口氣,無奈道“看來老龍也只能耿直說了。”
“這海域繁盛雖然跟山水地脈有許多的近似之處能夠通用,但實際卻不盡然,光憑些魚蝦也只能夠維持海域生機不散,但想要讓海域有所發展,僅憑這些卻是不夠的。”
“佑靈王可知,天地運轉自有其至理所在,若是沒有管束,這些空有身軀沒有靈智的魚蝦只會按照天性本能,哪怕偶然有了些幸運兒,也仍然逃不脫怪圈,仍舊會去做些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事,雖說水族一次孕育能有成千萬個個體,但最終能夠脫胎而出的,恐怕不足十之一二。”
“但哪怕長成了成熟的個體,也要面對意外死亡,弱肉強食,以及海漁民種種因素,能夠活過十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水族的數量起起落落,總會被維持在一個固定的范疇內。”
“老龍之所以向佑靈王推銷,雖然不免有些私心作祟,但本質卻是在為了佑靈王好啊蝦兵蟹將們雖然靈智不高,但也總能幫著處理些事情,弱肉強食之事是天性不可避免,但有它們保駕護航,能安然成長的魚蝦總歸會多些。”
“生靈愈多,海域便愈發繁榮昌盛,海洋之中能誕生的靈機也就越充沛,自然也能更好的反哺海域。”
好家伙,反受其害的話你是只字不提啊
水族跟大海雖然是一榮俱榮的關系,但也是一損俱損,超過了承載極限,最終受到連累的還是大海本身,當然,水產多了,吃就是了,后世可不比受限于保鮮技術跟交通環境的古代,九州喜愛水產的老饕多了去了,水產豐富在他們看來根本不是個事兒。
反倒是多了這些蝦兵蟹將之后,倒是給漁業捕撈憑空增加了不少的風險。
但總歸是龍宮出身的正規軍,倒沒有散兵游勇那么倨傲殘暴,更何況,后世之人,也不都是良善之輩,喜好野味,殘忍弒殺的也不在少數,蝦兵蟹將的存在,總歸能讓鯨魚跟海豚這類的慘劇少發生一些。
當然,如果只是些蝦兵蟹將,還不至于讓老龍王拉下臉來跟張珂拉扯。
其真正的目的還是在于海權。
眾所周知,成仙難,但成神也并不容易。
這其中的原因不單單是法理傾頹,還在于漢唐消亡之后,九州擴充消化的速度被逐漸放慢了下來,甚至從唐朝中后期直到大宋開辟,九州的擴充一直都在處于一種停滯的狀態。
沒有新開辟的土地,哪兒有蘿卜坑來安置那些后輩
龍族雖然相較于天的仙神,不會遭受到難以繁育的限制,但畢竟是超凡種族,哪怕不被生殖隔離所限制,在繁育個體邊兒也有著自身的困難。
換句話來說,血脈不純的龍種好生,但龍族誕生可就難了
但如果將眼界放在四海龍族的身,這個情況卻又好很多,更別提江河湖海中的魚類跟陸地的蛇類大多也在按照魚躍龍門的路子在走。
以百年作為基礎單位的漫長時間積累下來,僅僅在東海龍宮之內,沒得到妥善安置的龍族就有百個之多,這還是不提殿外那些龍種。
現在,張珂手下有了一處新開辟的海域,而且還是權柄本身就在張珂的手中,這老龍王看著怎么能不垂涎欲滴。
哪怕收斂一些,也能安置條龍宮精銳子弟。
而且,據祂打探的消息來看,不算這片新添的海域,張珂自身也掌握了數十條大小不一的江河湖泊,如果這次能夠談妥的話,那豈不是給了龍子龍孫們一個妥善的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