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風暴中航行的船上突然多出一個外人就已經夠聳人聽聞的了,但倘若這位年輕人身上衣物沒有半點兒被沾濕的痕跡,那就更嚇人了。
只是,這個驚嚇并沒有向著陰森的方向發展,今天也不是什么詭故事環節。
在注意到年輕人頭上,那雙如赤金般閃耀,小巧的鹿角之后,林姓大叔瞪大了雙眼,過度的驚嚇讓他的大腦陷入了宕機。
好在他的兒子是個機靈的。
在聽到自家老爹口出不遜,而又見到這位明顯有些不悅的神色之后趕忙開口“龍王爺您別怪罪,我爹也是無心之言,等回去之后,我肯定帶著三牲到龍王廟里祭祀還愿,讓他背著您的神像掛著牌子游城贖罪”
雖然自己這么說屬實是有點兒哄堂大孝了。
但極端情況,也顧不得太多。
畢竟,哪怕是那些福德正神在被冒犯之后都會主動降下懲罰,更何況,龍王在正神當中并不算多么良善的存在,再說了自家老爹也說得太難聽了些。
敖孿看著面前戰戰兢兢的父子跟其他船員,良久緩緩地點了點頭。
對于這個漁民,祂剛才確實升起了懲戒之心。
畢竟把屬于龍族的功勞安在那個林氏女的身上都已經很讓龍反感了,更別說這人一開口就罵自己是詭。
但祂想了想并沒有動手。
這其中固然有老龍王們的告誡,但敖孿也有自身的思考。
祂從蒼玉之中來到外界,雖然連一刻鐘的時間都沒有,但依靠著龍族天生對水脈的親和,散布神念,在極短的時間內祂從海上眾多的漁民口中也搜集了不少信息。
不信神靈是好似是這片天地的主流。
再結合自身對這片天地的感知,心中的怒火也消散了許多。
一片剛從末法之劫下脫離出來的世界,百姓們早已經習慣了沒有神靈的生活,自己雖然做下了些許功績,算是這些漁民的救命恩人,但這本就是祂的職責所在。
不是說從神靈護佑一方的層面上來說,而是平息那道貫通天地的龐大水柱,讓其中所攜帶的海域安穩融入這片天地,是佑靈王交給祂們四個龍族的第一個考驗,救助漁民只是順帶。
這種情況下,自然沒什么理由。
而且,東方文明與眾不同的點在于,神靈跟凡俗之間是存在相互關系的,而不是單方面的寄托,高高在上。
神靈執掌權柄,自然要管理風調雨順,保一方水土平安,百姓安居樂業,這是神靈對天地的職責,而香火祭祀則是百姓們自發的舉動,百姓祈愿還愿的情況要另說。
自己初來乍到,所做的也是分內之事,并沒有對這個天地有什么貢獻,懲戒一個失口的漁民也沒有道理。
換句話來說前朝的劍沒法斬本朝的官
更何況一句無心之言,哪怕自己動手懲戒了,也無非是讓其生幾個在月余時間內難以愈合的膿包,創口,這有必要嗎
沒必要的
真如此斤斤計較,就不是龍族了,而是孽龍,是邪神y祠。
只有那些立身不正的存在,才會用不正的手段來彰顯自身,但凡正經的神靈都不會因為些許細枝末節而跟百姓過不去,真正讓神靈動怒的情況,也無非是推倒神像,給神像涂抹污穢這些。
敖孿之所以動怒,還是因為聽到了林氏女,也就是漁民口中的媽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