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輪到了黃帝時,原本的神農也應當是溫潤如玉的形象,至少哪怕在女娃死后,他都克制著不去追究也是因為這點,但奈何成也大尤,敗也大尤。
而有涿鹿的存在,也恰好能再支撐一位強勢的人王,將人族地位再度穩固。
只是,人算終歸不敵天算。
這幾位上躥下跳,內外迎合的玩的爽快,但沒預料到蠻荒諸神的怒火也在此期間被挑撥到了一個極致,新仇舊恨交疊之下,導致了逼宮亂象的發生。
面對左膀右臂死的死,逃的逃的九黎,殘缺不全的炎部,以及同樣在戰爭中受損的有熊氏,根本無力抗衡當時群情激奮的諸神。
主要是大家打的太認真,到最后都是筋疲力竭,身負重傷,不然也不會被諸神逼到了墻角。
如此本來就已經被諸神心底判定了死刑的大尤更是被斬成了五塊,分而鎮壓,永不翻身,甚至死后也不被放過,被冠以蚩尤之名流傳后世。
而軒轅雖然在這場逼宮之中為人族搏得了更多的利益,但同樣因為失諾得罪了炎部跟九黎。
樹倒猢猻散的九黎是沒法反抗,但神農跟軒轅翻臉,以及后來的刑天作亂也是在此時埋下了禍根。
作為以一己之力,將蠻荒的障礙掃清,而后又用命把軒轅一脈推上了人王位置,他們欠大尤的恩情已經到了一種無法還清的地步。
原本這份情分因為九黎自己的不爭氣,早就被消磨殆盡了才對。
但誰能想到,等蠻荒定代許久之后,突然從后世冒出了一個少尤,這下斷裂的情分不但得以續接,甚至所有的情分都被轉而灌注到了少尤的身上。
這也就是共工所在的部族古老,而血脈追溯上去也正是當時的事主之一才能勉強知道一些內情。
而在這蠻荒之中,除了軒轅一脈,炎部以及九黎逃了一命的風伯雨師之外,再無幾個知道這些內情的人,蠻荒皆以為,大尤乃逆天而行,死得其所。
這份情誼的重量達到了什么程度。
直白來說,除非軒轅退位,將人王還給少尤,否則他跟那一系列功臣們在位一天,就得庇護少尤一天,除非這位鬧出了什么霍亂蠻荒的十惡不赦之罪,否則無論何時,軒轅一脈對其都是無條件的站場。
而軒轅退位,更換少尤這件事也幾乎不做設想。
蠻荒定代之前還有可能,但現在大勢已定,除了局部能有些偏轉之外,這種更改主時間線的大事,想都別想。
哪怕少尤膽大妄為一點,只這件事,他都能吃軒轅一脈一輩子,但奈何這位太懂事兒了。
至于先前在大荒那邊兒鬧出的動靜,在共工看來根本不算個事兒,一群老不死的去尋一個孩子的麻煩,也真拉得下臉皮。
也就是軒轅多少還要點臉,但凡先找過來的是大禹,你看帝俊能那么輕易的跑了
以大禹的脾氣,不把大荒整個掀翻咯,惹出一群老東西來拉架,求情,都算是涂山那位榨的干凈。
至于大禹,那就更簡單了,他雖然沒有燧人氏跟炎帝那樣一動手就是范圍打擊,但在治水的時候,三山五岳,凡是攔在他路上得神圣們,哪個沒挨過一頓毒打
最明顯的旗幟無支祁,哪怕是被鎮壓在淮水之下,三年兩頭的也得被痛揍一頓出出氣。
而其他神圣們也沒好到哪兒去。
什么叫主名山川
按著你的腦袋,將夏禹劍插在你腦門前,對著書官問,我覺得這山應該叫這個名字,大家有沒有異議,這便是主名山川
最初版的山海經便是這么來的。
什么圣王。
不過是覺得丟人,所以整個蠻荒聯合起來,引導著后人的思想,以粉飾大禹來掩飾自己丟人的過去罷了,神圣也是要臉的嘛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