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至正帝見太子和三殿下認錯態度良好,只斥責了他們幾句,別的也就沒有了。
想起在皇陵被幽禁的七殿下,蔣項目光譏諷。
城門口的鬧劇,似乎便這樣解決好了。
至于代替關度的人選,殿中爭論不休。呂家軍三十萬精兵強將,誰不想接手可又不好太明顯,提議了幾個人選,至正帝都不滿意。
一時也就沒決定。此事便留待后議。
錦華宮內,劉貴妃正在盯著手上的密信出神。
信中趙廣淵說了一番十三這些時日多方照撫他的事,又說函谷關是他外祖經營數代的心血,他不能看著他外祖的心血毀于一旦。
別人他都信不過,唯十三赤子之心,他愿把函谷關托付于十三。
“母妃,母妃,兒臣來看你了。”
十三殿下人未到聲先至。劉貴妃快速把信折好,揣進懷里,笑盈盈地看向殿門處。
“不是說被你父皇召去正陽殿議事了嗎,這么快就回了”劉貴妃摸了摸他的額頭,滿臉寵溺地看著他。
“母妃,”趙廣潯與自己母妃膩歪了一陣,便倒歪到錦華宮的貴妃榻上。
叉起一塊水果就往嘴里送,“當然是結束了兒臣才來尋母妃的啊。今天父皇發了好大一場火,可把兒臣嚇死了。”
劉貴妃這兩天對外頭的傳聞聽了不少,心知肚明,“那你父皇如何處置的”
趙廣潯便把處理結果跟劉貴妃說了。
“你是說,你父皇還沒擬定赴函谷關的人選”
趙廣潯嘴里塞得滿滿,點頭“可不是,眾大臣提了好幾個人選,父皇都不滿意。太子和三哥也舉存了幾個人,還說舉薦不避親。哼,那個關度和趙炎就是他們舉薦的,這還舉薦呢嘖嘖,也不怕父皇發火。”
劉貴妃目光閃了閃,“那你就不準備向你父皇舉薦一兩個人選是不打算為你父皇分憂嗎”
“我怎么不想。可我才不舉薦。”
“為何”“為何”
兩句為何同時響起,趙廣潯見著來人,急忙從榻上翻坐起,見他母妃已經迎了過去,也急忙小跑過去,“父皇。”
至正帝在他腦袋上拍了拍,“來,跟父皇說說為何你不想舉薦。”
劉貴妃笑著攙扶至正帝到椅子上坐下,笑道“皇上,你可別為難他了。他根本就沒長大,哪里懂這些。也就嘴上說著要為父皇分憂,心里眼里可還惦記著吃呢。”
掩著帕子笑了幾聲,“你看他才來,就把臣妾這里的果子吃干凈了。”
至正帝順著她的目光看去,也笑了起來,“十三喜歡吃葡萄啊,朕那里還有一些,一會讓人都給十三送來。”
見趙廣潯沖著劉貴妃做出得意的表情,至正帝一早上的陰郁之情都好了不少。
招手讓他到了近前,“跟父皇說說,為什么不想舉薦人選我們十三舉薦的人選,父皇沒準就要了。”
劉貴妃目光又閃了閃。
趙廣潯蹲在至正帝旁邊,給他捶著腿,“我又不認識幾個人,我母妃族里也都是文官,沒什么人好舉薦的。而且我聽父皇話啊,父皇英明神武,胸有溝壑,哪用著我多嘴。是吧。”
至正帝被夸得舒坦,哈哈大笑,對著劉貴妃說道“你把小十三養得好,十三這樣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