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林照夏要接成衣的生意,趙廣淵有些不看好。
華國的衣料便宜,又是機器批量生產,一件漢服不過一二百塊,在大齊,這個價錢做出不來。林照夏做這個生意會虧本。
跟林照夏算了一下賬,大齊最便宜的麻布,一匹都要將近兩錢,一匹能做一身半到兩身成人衣服吧,再加上工錢,做一身衣裳本錢就要二百文了。
“我只接定制,不做爛大街的貨。客人出要求,我按圖樣和布料估價,若能接受,這活咱就接。”
而且這邊只她一個人,事太多她忙不過來。做些高級精品貨最好。口碑最重要。
但趙廣淵還是覺得這活不太靠譜。也不想她太辛苦。
林照夏趴他懷里,揉他的臉頰,“你不是想為大齊百姓創收嗎,大齊女性可不如我們這邊地位高,如果她們在家也能接到活,跟出門的漢子一樣能掙到錢,她們的日子會不會好過一點而且你不是想得到百姓們的支持嗎”
想是這樣想,但為民爭利,使民富足,這是上位者該做的事,有些想法他也不想過早地實施。
在他未站穩腳跟之前,沒得給別人做了嫁衣。
“我知你的顧慮,就不說名聲,咱悄悄掙些錢不好嗎,越地那里天天朝你伸手,你供應不上,不也是焦頭爛額嗎能掙一點是一點,而且這邊掙到錢了,你不是能換更多東西到大齊變現聚沙成塔嘛。”
趙廣淵不看好是不看好,但沒想過阻止。一向是她喜歡,他就會支持,現在看她堅持,便笑著應了。
隔天回了行宮,就讓人把在京城賣洗衣皂賣牙粉賣得歡實的林敬安召了回來。
林敬安在京城混得如魚得水。走在路上,不僅排隊買貨的百姓們叫他一聲林管事,連那些來進貨的客商都巴結他,請他進酒樓聽戲看曲,這小子過得美滋滋。
可比在岳父手底下看岳父母臉色來得舒坦多了。
他爹娘給他去信,說李氏來家哭哭啼啼問他在京的地址,說李氏知錯了,讓他給李氏去封信,他都沒理。
就想著有一天發達了,風風光光地出現在李家人面前。讓他們以前小瞧了他,以為他們離開姓李的沒法過日子了
正在京城過得快意,哪想趙廣淵就叫人把他喚了回來。
林敬安行了禮,低頭站在趙廣淵面前,大氣不敢喘。
他哪里見過什么貴人,越王更是沒有見過。也不知越王找他什么事,腦子瘋狂轉,想他是不是在京城犯什么錯了。
趙廣淵低頭看他,想著掌柜說的那些林敬安的表現。原本他只是想為林秋山解決林家和二房的矛盾,才想著把林敬安調到京城鋪子,反正那邊也缺人。
沒想這林敬安在天壽鎮畏畏縮縮,膽小怕事,一副唯岳父是從的樣子,沒想到去了京城,倒展現出他的才干來了。
在貧民百姓中混得開不說,還籠絡了不少客商,給鋪子帶來了不少生意。
趙廣淵現在也確實無人可用,這林敬安怎么說都是夏兒的親二哥,也算是自己人。
“聽說你在鋪子里表現還不錯,為鋪子接了不少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