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是太好了
別說五十文,再多的錢他們也愿意。恨不得那崗哨就設在自己村口
視查完各崗哨,見安置妥當,趙廣淵便帶人往回走。
村民們太熱情了,他有些招架不住,自覺做得還很不夠。
護住一方百姓,這本來是朝廷和地方官府應該做的,結果越地太窮了,百姓們種糧吃不飽,打漁也吃不飽,至很多百姓轉為海匪,四處劫掠,漸成規模。
望著海岸,漸漸隱去的村莊,趙廣淵目光幽深。
越地竟連一支像樣的水師都沒有
剿匪還要向隔壁州府借調
“吩咐崗哨處的人手,日常除了巡邏收海貨之外,若有各村青壯要學武的,可組織他們練一些招式,若真有海寇上岸,也能抵擋一二。”
“是。”
“另外,為防耳目,收每戶五十文的保護費,對于百姓來說,不是小數。吩咐下去,每月每戶可低價購五斤鹽,對于生活困難的漁戶,收貨時予以關照,所購日常物資亦可賒欠。”
“王爺大義”眾手下紛紛出口稱贊。
收每戶五十文保護費是大家共同商議出來的,收多了不行,不收也不行,不收反而會被有心人質疑他們的用心,且村民們會更加不安。
反而是收保護費,用此名義正大光明地在沿海設崗哨,也可消去村民們的戒心,也可震懾海寇及海匪們。
再加上之前月島主給他們的信心,和這幾年沿海收貨攢的名聲,用收費的名議設崗,百姓們極容易接受。
現在又以低于市場價賣村民們食鹽,每月若購五斤鹽的人家,五十文也省出來了。
有那人口少的,用不了五斤鹽的人家,在收貨賣貨上照應些,五十文以別的名義還回去,也就抹平了。
從此,月島主的崗哨在越地沿海每隔五十里設一崗,海匪們咬牙切齒,上不得岸,懾于月島主威名的,只好轉移他處。而越地沿海漁民從些得享太平,漁獲越打越多,日子也越過越好了。
后來,越地成立了水師,招募水兵時,沿海村莊很多青壯紛紛報名,只用了幾天時間,就招滿人手,漸漸成為沿海數支水師中最為精悍之師。
當然這是后話了。
另一邊,回到衙門的李茂,立刻命人查起方大。
不消幾天,關于方大的消息就送到了李茂的桌案上。
方大先是殿前司侍衛,后成為七皇子近衛,后又被七皇子提拔為侍衛統領,后來七皇子被貶皇陵后,方大方二兄弟倆也被送到邊關從軍。
后來兄弟倆戰死,戰亡名單都登記上了。結果,三年前,這兄弟倆竟是沒死,說是當時被捉到敵國為質,他們輾轉才終于逃了出來后來兄弟倆聽說七皇子被封越王,兄弟倆又因為被除了軍籍,就又投奔越王去了。
李茂都看呆了,死了,又沒死,還運氣大好,除去軍籍,又回到越王身邊去了
這要是中間沒人運作,鬼都不相信。
可這兄弟倆不應該是在皇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