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廣淵得了通稟,進了御書房。
至正帝見他風塵仆仆,還好心情地問了他兩句。
“回父皇,兒臣在皇陵的差事已辦妥,帶了皇陵的田土、陵瓜及一應種子回來,等兒臣整理完數據,便可與司農司的同僚一起到皇莊研究培育種子一事。”
皇上已得了他在皇陵的行蹤,知他勤勉,還親自上田間地頭去查探田土情況,心中欣慰。
“才回京,不多在府中歇歇,這些差事也不急著稟報。”
“多謝父皇體恤。兒臣此番進宮,是請求父皇收回賜婚旨意。兒臣已有妻室,在皇祖父神宮,已敬香稟告過此事。”
“什么”
至正帝驚得不輕。他聽到什么,越王說他已有妻室什么時候的事他怎么不知
一旁伺候的劉起也以為聽錯了,越王已有妻室沒聽說啊。
“你何時有的妻室朕為何不知”
“回稟父皇,先前兒臣在皇陵,以為這輩子回京無望,就沒想過要娶妻。后來因誤吃了害人的藥,傷了身子,更絕了這個念頭。四年前兒臣本來思念母后和兄長,已決心去尋他們”
至正帝聽得心情復雜。
越王曾經尋死,他后來也收到了消息,越王身子如何壞的,他大抵也猜到一些,放任不曾處理,對他也略有歉意。
又聽他說道“那會兒臣中了藥,已決心去尋母后和皇兄團聚,故并未呼救。在先帝神宮外頭,打算燒最后一柱香,便去尋他們。但兒臣命不該絕,被一陵戶家走親戚的女子所救,還壞了她的身子”
越王回憶著往事,煞有其事的樣子,“如今兒臣還能見到父皇,多虧了她當年救下兒臣一命。兒臣無以為報,便對她許下正妻的身份。”
陵戶家的親戚至正帝想著也是,這十年來越王都不曾離開過皇陵,他能認識哪家女子
除了當年東宮送去的四名佳麗,他還遣送了兩位回來,剩的那兩位,也把人打發了,不曾近身,可沒聽說他在那邊有娶妻啊
“你在那邊娶她了”
“并未。”趙廣淵斂下目光。
“她當時是來接侄兒回府的,家中父母兄長均已亡故,有重孝在身,故兒臣并未與她結親。且兒臣那會不得自由,她亦要歸家。兒臣便想著將來有朝一日能回京,稟了父皇再做打算。”
至正帝聽得眉頭緊皺,越王的正妃如何能隨意許了人還是這等身份的女子
但念著她救下越王有功,也不打算追究,連問對方身份年歲都不曾。
只說,“既是對你有恩,納了便納了,許一個庶妃身份便是。幾個庶妃人選就由你來定吧。但正妃和側妃人選,我和你母后已擬定,旨意也下了,你回府收拾一下,待禮部擇好吉日,再為你操辦吧。”
“父皇”趙廣淵跪了下去,“兒臣的情況父皇清楚,何必害了別家女子呢。結親乃結兩姓之好,何必結仇呢。”
“怎會結仇皇后為你擇選之時,已是召了三家主母來問過,都樂意與你結秦晉之好,你且放心準備就是。”
成為皇家兒媳,這是天大的恩典,說什么結仇,有這么不識抬舉的人家
皇后那邊厚厚的花名冊,可是看花了眼呢。
“父皇,兒臣不愿,請父皇收回成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