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轉身便看到張芳芳一臉不樂意地跟在一個婦人身后。
母女二人的互動被路過的行人注意到,紛紛側目而視。
劉燕見此,木訥老實的臉上閃過一絲羞愧,扯著張芳芳的衣袖,悶頭往前疾步走。
良甜也沒在意這個小插曲,被王婆子催促著,緊趕慢趕,在晌午前抵達了集市。
鎮上的集市熱鬧極了,一眼望去全是人影。街道兩側一溜擺攤的小販,吆喝聲,砍價聲,嬉笑聲,不絕入耳。
“豬肉餡的包子,熱乎乎香噴噴的,一毛錢一個咯”
“剛從地里摘的茄子,又紅又甜的番茄”
“麥芽糖,一分錢一個”
這兩年,國家慢慢放開,讓老百姓腰包里有點積蓄。個體戶的政策還未正式實施,但擺攤文化早已慢慢流通。
集市也叫社會主義大集,簡稱大集。只有特定的時間,老百姓才有機會齊聚一堂,帶上能夠買賣的物品,來集市或是買賣或是置換。
盡管兩人緊趕慢趕,還是來的晚了些。畢竟老的老弱的弱,腿腳肯定比不上青壯年。
但良甜發現,王婆子壓根不擔心的樣子,只見她墊著小腳,左右張望一番,很快那滿是皺紋的臉擠成菊花,興沖沖拉著良甜往一個攤位走去。
“馬大姐,原來你換地方了,可讓我一頓好找”
攤位上約莫六十來歲的婦女連忙抬起頭,露出一張和善圓臉來,見到王老婆子,忍不住咧嘴大笑“哎喲,王大妹子,你今兒個可是來晚啦快快快,我特意給你占了塊地兒,你要是再不來,我可就守不住咯”
馬大姐一邊說,一邊利索地給王婆子騰了塊地兒。
地方不大,將將夠一個人坐下。
王婆子將背簍放下,從里面依次掏出雞蛋,青菜和布鞋,便轉頭跟馬大姐嘮起嗑來。
“你這來的挺早啊,豆腐都賣的差不多啦”王婆子很是羨慕。
馬大姐揮了揮手,嘴巴笑的合不攏“哎喲,哪里呀,今兒做的豆腐少待會你拿回去一塊,燉湯老有滋味咯”
王婆子不是不知好歹的人,這個年代吃飽肚子都難,哪里敢接受這么大的好意
對老百姓來說,糧食大過天
良甜見王婆子聊得熱火朝天,眼瞅著一刻鐘過去了,自家的攤位還無人光顧,忍不住有些急了。
社恐急了能干嘛反正不能自個兒吆喝就是了那太需要勇氣,她就算從梁靜茹那里借,都借不夠的
正著急著,旁邊賣菜的攤位來了個穿著講究的老奶奶。
之所以被良甜注意到,主要是這老奶奶一頭花白的頭發梳的一絲不茍,身上穿的布料看著就扎實講究,最主要的是,臉色紅潤,腰背挺直
鄉下人,有幾個走路能有這種氣質又有幾個腰板挺直的
良甜默默往那個攤位悄悄挪了挪,支棱著耳朵去聽
“小伙子,你這青菜怎么賣的”
“兩分錢一把,你要幾把”
老奶奶挑挑揀揀,買了兩把,付完錢才又問“你知道這集市上有賣魚的嗎最好是鯽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