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郭安一愣,直接問道“要是拼家境,微臣與殿下相比,才是不值一提。
殿下之父可是當今皇帝陛下,殿下之岳丈還是中山王,殿下的幾位儒家夫子更是當今儒家大儒,微臣自是遠遠不及矣。”
“”
朱棣一怔,隨后便神色莫名的看向郭安,“郭卿,咱兒時自是有幾位老師。
但那幾位,郭卿也知,一位乃五經師,還有一位乃是誠意伯,均已過世。
至于”
說著,朱棣想起什么,不由眼睛一亮。
“說來,本王兒時還真有一位老師,從陜西省學官升任翰林院侍讀,被父皇特意指派為咱老師”
郭安頓時滿臉喜色的看向朱棣,“敢問殿下,不知那位大儒現居何職年歲多大
殿下有此老師,便是我燕王府之福。
微臣一會便令那些工匠們給殿下完完整整制造六種不同規格的老花鏡,再用玻璃制造出一些茶具,玻璃鏡。
由殿下派人交給那位大儒,相信以殿下的關系,定能將那位大儒請來
如若那位大儒因官職不能來此,殿下可請那位大儒去邀請幾個大儒,又或者派遣幾個學生前來”
郭安喋喋不休的說個不停,等到再次看向朱棣之時,卻是看到朱棣的臉色越來越尷尬,下意識停了下來。
“殿下,可是出了何事”
一旁,朱復也是一臉好奇的看向朱棣。
朱棣微微嘆息一聲,有些尷尬道“咱那位老師不喜做官,已經告老還鄉了。”
郭安一喜,“殿下,這不是正好
殿下,您還可寫信告知那位大儒,只要他前來,殿下可以蓋一座一百畝大的書院,還會專門建造一座六層樓高的藏書閣,收集天下典籍,都放在藏書閣內,隨意由那位大儒觀看。
另外,要是那位大儒愿意,我燕王府還可供他著書立傳。”
朱棣眼睛一瞪,“建造一百畝大的書院,還建造六層樓高的藏書閣,郭卿這是想要掏空本王的燕王府”
郭安微微拱了拱手,一臉自若,“殿下莫急,區區一百畝大的書院而已,最好耗費十多萬兩銀子而已。
這點銀子,相比書院日后的回報,完全不值一提。”
朱棣再次說道“書院是不值一提,但是六層高的藏書閣,郭卿可知需要多少本書才能放滿僅僅這些書籍,沒有數十萬兩銀子,根本難以湊齊。”
郭安道“還請殿下放心,絕對不需那么多的銀子。”
說著,突然反應過來,連忙滿臉好奇的看向朱棣,“殿下莫要打岔,不知殿下那位老師為哪位大儒,現如今首要之事,還是將那位大儒請來。
只要有了大儒,什么事都好辦。而要是沒有大儒,殿下,那書院只能靠殿下了”
朱棣臉色微僵,隨即便恢復正常,連連搖頭“本王那位老師已經歸隱山田,為南方人士,怎會來北平”
郭安仍是不放棄,繼續諫言道“殿下,不論如何,您都得邀請一下那位大儒。
要不然,天下官員與士林如何看待殿下”
朱棣長長出了一口氣,有些惱怒,“好啦,好啦,此事咱知曉,就不用郭卿來一個勁的催。”
郭安訕笑道“殿下恕罪,微臣只是第一次聽到殿下還有遺落民間的老師,有些興奮難耐,恨不得立即就去將那位大儒邀請來北平府。”
一旁的朱復倒是看出些門道來,開口提議道“殿下,要是按照郭長史所言,一座一百畝的書院,僅僅一兩位大儒完全不足。
不若還請殿下與郭長史、道衍法師等人,各自邀請一些大儒前來”
郭安連忙說道“無需如此,無需如此。殿下,郭長史,我書院最多都是教導一些兒童啟蒙,讀書識字而已。
就不必請那么多大儒了,要不然大儒天天爭吵不休,又或者那些讀書人一天天都只顧著去科舉,沒了給燕王府效力的心思,那便不好了。”
朱棣不由露出一絲淡笑,“郭卿所言有誤,咱建造書院,只是為了教化我燕王府百姓而來,怎會有那般功利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