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此,一眾官員也都下意識的看向郭安。
“這”
郭安眉頭微皺。
恰好,這時一位頭發蒼白的鄉紳在一個書吏的帶領下,走了進來。
“啟稟郭長史,這位張老員外捐獻一百本典籍,且都是我燕王府內沒有的典籍。”
郭安頓時一臉感激的朝著那位張員外拱了拱手,“本官代替書院多謝張老員外的捐獻。”
那位張員外頓時滿臉惶恐的回禮,“郭長史萬萬不敢如此,折煞老朽了。”
“無礙,無礙。”
郭安滿臉溫和的擺了擺手,便問道“張老員外前來尋本官,可是想要一副老花鏡”
張員外連忙一臉期待的看向郭安,“郭長史英明。”
郭安直接對著一旁的書吏吩咐道“你速帶張老員外前去試驗眼睛昏花的程度,給張老員外選上一副滿意的老花鏡。”
“多謝郭長史。”張員外連忙滿臉激動道。
書吏也是連忙拱手行禮,“是,郭長史。”
“”
等到書吏帶著張員外出去之后,殿內一眾官員都不由嘴角微微抽搐,此種簡單之事,竟表達的如此復雜
“敢問郭長史,要是本官等人給書院捐獻典籍,是否也算貢獻”
郭安微微點頭,“算”
一眾官員眼中閃過一絲喜色。
又一個官員問道“敢問郭長史,不知還有何事也算對書院有貢獻呢”
郭安作態思索半晌,便回道“給書院介紹夫子或是大儒,又或者自身入書院為夫子不過,此事對諸位來說,有些強人所難”
“此事還真是有些”
“多謝郭長史告知。”
不到片刻,殿內一眾官吏便走的一干二凈。
“嘖”
郭安嗤笑一聲,也沒過多理會。
而到了第二日。
燕王府內,便再次多了一車車的書籍。
自然而然,也都送出一副副帶有燕王府標識的老花鏡。
對此,朱棣自是十分高興。
又是幾日后。
老花鏡之事,又在京師應天城內引起轟。
隨著老花鏡被朱棣派人送到老朱手中之后,老朱挨個試戴了一圈,隨即便尋到適合他那一副。
而老朱身為大明最勤奮的皇帝,每天一大半的時間都在坐在奉天殿內批閱奏章。
只需一天的時間。
文淵閣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通政使、六部尚書等一眾經常向朱棣奏報的大臣,都看到了老朱眼中帶著的那副名為老花鏡的精巧玩意。
一番追后下,便也知道了老花鏡的作用,可使得雙眼明亮,可比他們日常手中舉著的那種叆叇鏡方便好使多了。
頓時,一眾大明重臣們,一個個都是十分激動。
而這些大臣們在散值之后,便快速派人去打探,便是引得整個應天城都知曉了。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