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剌吾道“大王,我北元大勢已去,哪怕是大王麾下兵強馬壯,但人員復雜,很多兵將部族對大王之令已經陽奉陰違。
我一路走來,很多將領在聽到馮勝與傅友德等名將率領十六萬大軍壓境,都已經面露懼怕。
此戰大王恐難勝,至于大汗如今我蒙古人流的血已經夠多了,乃剌吾只想多活些我蒙古兒郎而已
而且,就連郭太史之后人,也效命明朝”
虎皮王座上,納哈出一臉憤怒,“乃剌吾,你給本王住口。我念你曾是我納哈出最信任的心腹,大戰之前,你再敢亂我軍心,小心我命人將你的頭顱砍下來
至于那郭太史后人,哼本王又不是不知,那郭太史本身就是漢人”
納哈出是成吉思汗麾下名將木華黎后裔子孫,因為木華黎受封過太師、國王,掌管左手萬戶,統轄興安嶺左右地區。
因此,木華黎后世子孫也都世襲國王爵。
這一代,納哈出在金山擁兵自重,不想進入北元中樞。而北元朝廷也沒辦法,只好讓納哈出繼承了開元王爵,還有元太尉一官,穩住納哈出,讓納哈出成為北元抵抗大明的屏障。
大明很多人都喜歡喊納哈出為北元太尉,而在北元中,尤其是納哈出的一眾心腹麾下,則是一直稱呼納哈出為大王。
當然。
納哈出也喜歡別人喊他大王,占據遼東行省數城,自由自在當個遼東土皇帝。
至于他的泰州大營內,確實算是兵強馬壯,輜重富盛。
但是,他心里也清楚,這里面夾雜著大量的關內潰退回來的官吏、將領們。
雖然這些人明面上服從他,但到了關鍵時候,這其中有一半人馬他能不能指揮動,還不一定。
但是,想要讓他就這么未戰先怯,就這么放棄后半生的幸福,投于大明朱元璋,他十分不甘啊
身為納哈出多年的心腹,乃剌吾也能大概猜測出,納哈出的想法。
“大王如有不甘,不若派人前去試探試探大明大軍的虛實”
“嗯”
納哈出猛的盯向乃剌吾,“你對那大明軍隊竟如此自信”
乃剌吾無奈道“大王,大明對于此戰,已經準備了兩年之久。
大明大軍糧草充足,武器裝備精良,而且統領十六萬大軍的還是馮勝與傅友德、藍玉這些猛將
傅友德與藍玉可是擊敗過擴廓帖木兒的猛將,如今他們兵馬更強壯,武器更是鋒利,盔甲更堅固”
“住口。”
納哈出臉色一變,“此事不用你多說,本王自會派人去探查明軍大營虛實。”
乃剌吾心中一松,他知道納哈出已經有些動搖了。
身為蒙古人,誰不知擴廓帖木兒的厲害
就連擴廓帖木兒都敗在大明手中,還有誰能抵擋啊
是夜。
納哈出便召集一眾心腹,整整談論了一夜。
兩日后,納哈出便派遣左丞劉探馬赤,還有參政張德裕帶著幾個蒙古兵士,還有幾匹良駒,隨著大明禮儀官蠻子與鎮撫張允恭往馮勝大營而去。
至于乃剌吾,好不容易回一趟泰州大營,自然四處拜訪之前的好友。
不到幾日功夫,泰州大營中的一些官吏與將領們,便都知道了乃剌吾在大明朝廷中待遇,同時也了解到更多蒙古人將領在大明朝廷當官的事情。
于是,納哈出還沒試探出多明軍的虛實,他大本營內的一眾麾下將校們,則是已經開始有了投降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