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又道“郭卿,咱記得,在書院中,還有上百個這樣的窮苦書生吧。”
郭安回道“殿下好記性,不過還請殿下恕罪,每一個書生都有各自的想法,微臣也不敢保證,那上百個窮苦書生,也會如同尚可周與常過庭等人這般忠心,這般有才干”
“無妨”
朱棣輕輕一笑,“只要有書院在,便一定能源源不斷的給咱燕王府,培養出尚可周與常過庭這些才干之人。
本王決定,將尚可周與常過庭這三十人招為我燕王府長史司書吏,由郭卿親自帶著他們。”
“殿下英明”
郭安同意道。
朱棣深深的看著郭安,一臉正色道“郭卿,本王要將整個高麗王京,都變成咱燕王府的城池”
郭安神色一正,道“殿下放心,微臣定當竭盡全力”
“善”
其實,大明想要征服高麗,真的很簡單。
高麗從上到下,數百年來,都是在學中原學識,穿大明的漢服。
雖然有著慕強的嫌疑。
但是,高麗這些舉動,基本上快要將他們整個國家,都給漢化。
整個高麗國,除了那些私欲較強,野心勃勃的權貴外。
很少會有百姓,對大明人產生厭惡感。
甚至,還會有那么一些巴結的感覺。
高麗很好征服
這是郭安在高麗王京內轉了一圈,得出的結論。
而僅僅這一天的時間,邊安烈便給朱棣尋上了十多個信得過的高麗大臣。
這些大臣,包括邊安烈在內,朱棣也都讓尚可周與常過庭五人,分別向五個高麗權貴問詢了一番。
得出的結論便是,這些高麗官員皆可用。
隨后,朱棣便允許打開高麗王京城門。
可任由高麗王京內的百姓與商賈們隨意進出,高麗王京開始恢復繁華起來。
這一舉動,更是讓高麗百姓對大明燕王朱棣大有好感。
到了第三日。
朱棣還讓邊安烈去征集五千高麗兵士,不過這些高麗兵士都需要從那些普通高麗百姓當中征集。
而在這期間,還真沒有一個周邊高麗城池的官員,帶著大軍前來高麗勤王。
朱棣與郭安都有些放心了。
于此同時。
遠在高麗北方的大軍中,李成桂已經帶著六萬大軍,渡過鴨綠江。
只是,他越是往北行軍,便越是感覺困難至極,先是糧食不夠吃,后方運不上來。
再者,便是兵士的軍餉也發不足。
很多兵士們,都不想打仗。
見此,李成桂眉頭緊縮,忍不住再一次書寫信件,要求班師回朝。
大軍這種狀態下,根本打不贏大明軍隊。
等到信件送出去,李成桂無奈嘆息一聲。
“主人”
只是,李成桂剛剛坐下,便看到送信的親信,竟然一臉急匆匆的趕回來了。
李成桂皺眉問道“你為何又返回來了”
親信連忙稟報道“四少爺來了”
“芳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