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安微微點頭,“杜老所言正是,我想請杜老,還有書院內那些精讀四書五經的博士,給書院內那些舉人講讀四書五經。
并且,還請杜老按照宋元的科舉之題,又或者明年科舉,可能會出現的題目,來給那些舉人出題,讓他們按照科舉的要求答題”
杜敩眼睛一亮,精神一振,“郭長史是說押題”
一旁,朱棣與道衍兩人,也大感興趣。
“正是押題”郭安點頭。
杜敩沉吟一下,隨后又不由輕輕嘆息一聲,無奈道“郭長史所言,也不失為一種好的取巧之法。
可是,如今陛下還未指定主考官,朝廷那么多位德高望重大學士,甚至還有可能是陛下親自命題。
哪怕是老夫押上十多道題目,也不能押得準”
郭安兩眼微瞇,輕笑道“杜老,如今進明年科舉,還有數個月,上百天,為何只押十多道呢”
杜敩眉頭微皺,有些疑惑道“郭長史之意”
郭安微微一笑,說道“卷,往死的卷”
“卷”
杜敩與朱棣等人,都是一臉疑惑。
郭安一臉肯定的點著頭,道“請杜老,還有書院內那幾位博士,兩日出一道題目。
讓那些舉人去做題,然后杜老與眾位博士去批閱,指導他們如何破題,答題。
熟能生巧
我北方學子在科舉之上,素來積弱于南方。
做上十多道題,可能比不上那些南方學子。
但如若做上數十道,又或者上百道題呢”
朱棣與道衍等人,直接瞪大眼睛,隨即便是滿眼興奮。
杜敩也滿臉驚色,“郭長史果然是一位妙人,這般取巧之法,都能想的出來。”
這書舍這一群人之中,只有他中過舉人。
因此,他最是明白,這種方法,對那些參加會試的舉人來說,有多大的好處
郭安道“只是,此事便需讓杜老勞累上幾個月了。”
“無妨”
這會,杜敩眼中閃著亮光,滿臉興奮,“大明建國以來,這幾次科舉,我北方學子都被南方學子壓的死死的,差距懸殊之大,老夫等人,看在眼里,心急如焚。
正如郭長史所言,長此以往下去,不出數十年,大明官場上面,再無我北方士子。
如今,郭長史想出這般妙計,老夫拼上這條老命,也值得了
哪怕我北平府那些舉人都是蠢笨之人,也能讓他們熟悉起來科舉答題之法”
一旁,道衍看著滿臉激動的杜敩,還有一臉平淡的郭安,下意識的心神震動。
郭安此人竟然能想出這種單純為了科舉,而押題的方式。此法要是產出去,南方士林必然要震動。
郭安并不知道衍的想法,而是拱手行禮,一臉正色的感激道“如此,便勞煩杜老了”
杜敩微微頷首,“郭長史,老夫給那些士子出題,必然需要大量的筆墨紙硯”
不等郭安開口,一旁的朱棣直接說道“杜老無需擔憂,這些咱燕王府全部。”
郭安張了張嘴,又閉住。
朱老四這是飄了,那些中舉之人,除了極個別的寒門之子外,哪一個是缺這些錢財之人
杜敩又道“如今,我北平府內好像共有十多個舉人。僅憑老夫與書院內這幾些博士,并無那么多的精力,給他們出那么多的試題。
因此,老夫想再請幾位老友前來,他們都是熟讀四書五經的大儒,也都精通前元的科舉試題,更是我北方之人”
朱棣直接道“杜老盡管寫信,咱親自派人派車前去接人。并且,在書院內給他們安排屋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