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除了這些匠人知道這些事情之外,并無什么人知道。
燕王府下的各個工匠工坊,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而朱復等一眾長史司官吏,也顧不上去打探下面各個工坊的變化。
因為,他們更加忙碌了起來。
不過,這次是歡快的忙碌。
金忠回來了
向朱棣報喜,也有求援之意
“殿下,現如今已經有六個府院君臣服于我燕國,還有十八個城主,也臣服于我燕國。
開城周邊,已經有三十座城池,屬于燕國
殿下,這么多的城池,必須要派遣我大明官吏前去治理”
“三十座城池”
不等朱棣開口,朱復已經瞪大眼睛,直接跳了起來。
“那需要多少官吏我燕王府哪來的那么多官吏”
朱棣與郭安幾人,則是默默的看向朱復。
朱復臉色一僵,連忙說道“殿下,現如今長史司也只有三十多個書吏,如若將那些書吏都派去倭國,那微臣將無人可用啊”
朱棣眉頭微皺,便是看向郭安。
“咱燕王府可用官吏還是少了些,不知郭卿可有好法子”
郭安思索片刻,便連忙說道“殿下,微臣覺得,可從長史司,調派五個書吏”
“又要調五個書吏去高麗”
朱復直接幾眼,“郭長史,你整日在工坊四處轉悠,不知我長史司的官吏們,這一段時日有多忙碌
要是再調派五個書吏前去高麗,豈不是要讓老夫直接累死在長史司
而且,那五個書吏對高麗來說,乃是杯水車薪,有何之用”
郭安淡淡一笑,繼續說道“朱長史,要是從長史司派出五個書吏之后,再招錄十五個書吏呢”
朱復下意識的看向朱棣。
朱棣緩緩點頭,“咱府上,是需要大量培養書吏了,可招錄二十個書吏”
朱復一喜,連忙說道“殿下放心,微臣回去之后,便向那些書吏詢問。想必,會有很多書吏都想前去高麗為官,主政一方呢”
“甚好”
朱棣微微點頭,隨后再次看向郭安。
郭安繼續說道“殿下,可派去倭國一艘大船,從倭國調回上百個官吏與武將,那些被流放到倭國的官吏與武官們,足以彌補高麗官吏的空缺”
朱棣兩眼一亮,“可”
朱復與金忠兩人,也都下意識的點著頭。
現在,他們終于知道,為何當初郭安要建議燕王殿下,花費那么多錢,去將那些將死的官吏與武官們,買去了倭國
而且,殿下也同意。
郭安繼續說道“殿下,既然那些高麗貴族們都開始大規模的臣服我燕王府,那我燕王府必然要給他們有所回饋”
“嗯”
朱棣與朱復等人,又都是一臉疑惑。
“郭卿,我燕王府該如何給他們回饋難不成,還要賞賜那些高麗貴族”
“殿下英明”
郭安竟然微微點頭。
朱棣與朱復等人,都不由有些不悅。
好在,郭安繼續說道“殿下,那些高麗貴族仰慕我大明儒家文化,喜好我大明服飾與物件,可給與那些高麗貴族來我大明求學之名額。
小的高麗貴族,每家可出兩個子嗣來我大明求學。
至于那些大的高麗貴族,每家可出五個子嗣,來我大明求學。
我燕王府可給他們分配一些屋舍,但是吃食與衣著、紙墨筆硯這些物件,需要他們自己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