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蒙古人頑疾
在給燕王府賺錢這方面,郭安是理論派,朱棣是行動派。
很快,朱棣便親自寫信。
交給寧王派來的那個校尉,讓其帶回給寧王。
至于郭安,則是出了燕王宮,坐上馬車,往城北而去。
在城北。
原來的那片荒廢城垣之地,這會已經鋪建出一條條平整的水泥大道。
而在被水泥大道圍起來的街坊之中,一座座大大小小的宅院,拔地而起。
大的宅院,都是郭劉兩家的一些重要地位之人的宅院。
小的,則是一些庶出支脈。
至于在另一側,則是孤零零立著三座大宅院。
一座,是郭安的宅院。
另外兩座,都是屬于燕王府。
每一座宅院,都是青磚綠瓦建起的圍墻。
圍墻里面,則是一座座亭臺樓閣,軒榭廊舫,兩層三層高的水泥房屋,也有木材建造的房屋
雖然還未搭建而成。
但是,僅憑輪廓,便已盡顯雅靜,奢侈。
而在這些宅院內外,則是一隊隊工匠與工人,來來往往,或是推車運送水泥砂漿,又或是運送青磚木材
在這些工人之中,偶爾還可見到一些蒙古人
一片繁榮之景。
而在宅院外面,還能見到,一個個身穿綢緞衣物的士紳,滿臉目羨的站在一旁,盯著宅院看個半晌。
隨后,便往回而去。
在這片土地上,人們對于田地與房屋,都有一股打心底的偏執感。
永遠都是覺得自家的宅院不夠寬大奢飾,田地不夠多
只待郭劉兩家,還有燕王府的宅院建造完成,他們便要開始招募工匠,建造房屋。
“見過父親,見過岳丈”
在一處臨時房屋內,郭安見到了這片工地內兩個最大的監工。
郭父與劉徽遠
看到郭安,郭父的臉色便不由繃了起來,“你小子怎么來了可是已經處理完燕王府內的政務了”
郭安緩聲回道“回父親,孩兒雖為長史,但并不處理宮內一眾政務”
郭父下意識問道“你身為燕王府長史,你不處理燕王宮內的政務,讓何人去處理”
“父親,王宮內的政務,由長史朱復處理”
“那你整日便這般游手好閑”
郭父眉頭不由皺起,“僅僅建造這些宅院開始,每隔兩人,老夫便能看到你來上一次。
老夫雖未做過官,但也知,既然領著燕王的俸祿,便要全心全意的為燕王做事。
而且,我郭劉兩家如今都搬來北平府,兩家子人有一大半,都進入燕王府為官為吏。
如此多的族人為燕王府官吏,必然會讓人認為他們是走了你的關系,難免招惹非議,讓人嫉恨于你。
老夫知燕王殿下寵信于你,但你也應當謹言慎行,專注于王事,不可被人抓住把柄。
要不然,在燕王殿下身前進獻惡言的人多了,遲早有一日,燕王殿下會對你產生厭惡”
“郭賢弟所言極是,寧毅應當專注王事”
“孩兒知錯”
郭安心中一苦,連忙十分誠懇的認錯。
自從這兩位來到北平府之后,剛開始還好,但后來,見他一次,便訓誡一次。
對此,郭安還不能有任何反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