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文武臣僚同心輔政,以安吾民。
喪祭儀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天下臣民,哭臨三日,皆釋服,毋妨嫁娶。
諸王臨國中,毋至京師。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從事。”
于是。
皇太子朱棣在百官的擁戴下,順利登基即位,改明年為洪鼎元年。
朱棣即位之后,并未立即封賞燕王府舊臣。
甚至,就連趕回去的朱高熾,也并未立為太子。
而是全心全意的給朱元璋發喪,將朱元璋葬在紫金山孝陵,謚號“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
“洪鼎”
此年號傳到北平,郭安不由微微瞪大眼睛。
“果然不愧為最像洪武帝的皇帝,不過咱會幫你的”
這會,已經到了秋收之季。
北平府各家各戶都是大豐收。
唯一讓所有人都心疼的是,辣椒價格暴跌
北平府。
朱高熾又回來了。
這次。
郭安卻是一臉為難,他有些不知該如何稱呼朱高熾
世子大皇子
腦中隨意想著,郭安還是連忙上前見禮。
“微臣恭迎殿下”
“老師切莫客氣”
這次回來,再次看到郭安,朱高熾心中忍不住再次生出一股異樣的感慨。
誰能想到,他這位老師,硬生生將他父王從一介大明燕王,推到了大明皇太子之位,再推到了皇位上。
郭安不知朱高熾心中的感慨,而是一臉擔憂道“殿下臉色為何如此難看,可是有些勞累了”
“多謝老師關心,我無礙”
朱高熾緩緩擺了擺手,便與郭安坐上馬車,往燕王宮而去。
路上。
朱高熾終于忍不住,緩聲說道“老師,人殉真的對嘛”
“人殉”
郭安一顫,臉色大變。
瞬間想起好些老朱死后,為了不讓他后宮那些嬪妃擾亂朝堂,干擾新帝,早早就下了遺詔,讓侍寢的四十名妃嬪全部陪葬明孝陵,至于宮女,更是多不可數。
朱高熾道“老師,她們都還年輕,她們還都生了”
“殿下”
郭安忍不住打住朱高熾的吐槽,“殿下,微臣只是一個小小的少詹事,此制乃是洪武帝所立,微臣不敢有任何見解”
郭安是真怕
人殉是以活人陪葬的陋俗,從漢唐之后,就開始慢慢杜絕。
但是,到了老朱這里,又開始恢復了。
然后,按照郭安的記憶,就面前這個悲天憫人的小胖子,死后也十分冷酷的讓宮內嬪妃殉葬了。
在享受這一方面,大明皇帝一個個都強過郭安。
一個個,至少都是幾十個嬪妃。
而這些皇帝,一個個都十分小心眼。
都擔憂,他們死后,留下的那些年輕貌美的嬪妃怎么辦
于是,一個個都遵循老朱定下的祖制,一個個都隨著他們去,一了百了,永世清凈
他郭安只是一個小小的官吏,怎么能隨意評論此事
甚至,聽都不可聽。
這是獨屬于皇室的殘酷,他郭安沒必要摻和進去,最主要的是他也改變不了什么。
見此,朱高熾微微嘆息一聲,也再未多言。
而這次朱高熾返回北平府,北平府的一眾官員們,則是紛紛登門拜見。
再無避諱。
至于北平府一眾士紳商賈們,再次面對那些南方來的商賈之時,整個人也都越發自信。
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