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盤剝百姓之寺廟,微臣覺得,可借天禧寺此次機會,收回那些寺廟所占據的田畝,分發給那些無田的而又為徭役所困的貧民”
“這便是郭卿的策略”
朱棣神色淡淡的看向郭安,看不出任何表情。
郭安一怔,連忙請罪,“還請陛下恕罪,微臣并不是質疑太高祖陛下之令,只是現在的寺廟已經與太高祖陛下健在之時的寺廟不一樣,他們已經變了
因而,微臣才這般惱怒”
“行了,咱并沒怪罪你之意”
朱棣隨意的擺了擺手,“如今的寺廟,確實變了”
“陛下圣明”
郭安臉色一喜,連忙拱手行禮。
隨后,繼續說道“此法,只是微臣之愚見。如果陛下也同意,微臣建議,可用更名正言順的理由,由一些地方主官給朝堂上奏,說及此事”
朱棣眼中閃過一絲怪異,但仍是緩緩點頭,“可”
郭安又道“陛下,微臣記得道衍法師好像在東宮內。事關寺廟,想必道衍法師,應該會有著更好的策略”
“郭卿所言極是”
朱棣眼睛一亮,微微點頭。
隨后,便又再次問道“另外,郭卿奏章可解決那些流言的報邸,與現如今的邸報又有何不同”
其實,報紙這類東西,在唐朝時候就出現了。
漢朝的郡國,會派人在京師設立專門的“邸”,也就是相當于現在的駐京新聞機構,主要是給各大郡國傳達朝廷政務與消息。
皇帝的所有諭旨,各大官員的奏議以及任免調遷等大大小小之事,都是邸吏們所需收集抄錄的內容。
到了唐朝時候,藩鎮興起,這才有了正式的邸報。
那會,“邸報”是由朝廷內部傳抄,后來直接張貼在宮門外,大家伙都可以抄傳。
這種模式,像極了后代的新聞發布會。
郭安就記得,唐朝最早的邸報記載,便是唐玄宗之時,孫譙的經緯集讀開元雜報,記載著某日京僚行大射禮于安福樓南,又或者某日皇帝自東封還,賞賜有差某日皇帝親耕籍田,行九推禮等等
而到了宋朝,商賈興起,便出現了專門抄錄邸報用來售賣牟利的商人,很多官員為了省事,都會樂于花錢購買。
而現在
“陛下,微臣記得,大明的邸報,是由通政司負責管理出版發行。
而且邸報還是手抄或者木刻印刷,每隔數日,才可出現一份邸報,還極其雜亂,也只能由各個州府的主官觀看”
朱棣微微點頭,道“邸報乃是關于皇帝諭旨、臣僚奏議以及有關官員任免調遷、黜廢、獎懲、法令等朝堂之大事記錄,自是只需交由大明各大官員觀看便可”
郭安輕輕一笑,道“陛下,微臣所言報邸,也可名為報紙,是用活字印刷術印刷大量的報紙,所耗人力更少,也更快。
另外,在報紙上所書寫之事,不僅有朝堂各大政務,如陛下的諭令,所有官員的任免調遷、黜廢、獎懲、法令等等,還有各大才子士紳,或者是京師內各大商賈、鋪肆、船行的新聞異事
而這些報紙,也將會以極低廉的價格,賣與大明全國各個州府,不僅官員可,那些士紳、商賈,甚至是一些普通的讀書人,也都可”
“普通讀書人也可如此,那需要多少份邸報而且,普通人讀邸報又有何用”
朱棣眉頭微微皺起,眼中有些不解。
郭安輕輕一笑,道“陛下,如果普通的老百姓也可邸報,那可是有著天大的用處。
比如此次,那賊子利用天禧寺來污蔑微臣,在為微臣賢名之上,潑著臟水。
雖然微臣往日在大明也是頗有賢名,但那些百姓不識字,分不清好壞,喜歡人云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