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又道“不過,郭卿想要營建郭州,不知需要用多少年,又要花多少錢”
“”
朱高熾也微微點頭。
“聽說,第一次送那五千食戶前去郭州,老師購買那些糧食物資,就花了三十多萬兩銀子”
朱棣嘴角微翹,并沒繼續說下去。
“老二與寧王都想要給他們藩地的軍隊換上一些新的火器與炸彈,咱不同意,你覺得如何”
“換火器”
朱高熾愣了一下,眉頭微皺,思索片刻后,便說道“兒臣記得,父皇要在京師,再次組建一支,與神機營一般的軍隊啊”
“嗯”
朱棣微微點頭。
朱高熾回道“如此,那老二與寧王大軍便不能換上新的火器了”
朱棣也沒多說什么,便再次說道“寧王想要出海攻打藩國之事,你又是如何看待”
朱高熾拱手行禮,“爹,開海之時,您便說過,大明所有藩王只要鎮守好各自的藩地,都可帶著三護衛出海去。
寧王雖然是塞王,但也是藩王”
“如此,那就準了”
“兒臣聽憑父皇決斷。”
“兀良哈三衛建城一事,也交給你去辦”
“是,父皇”
“還有”
“殿下,陛下放任那些商賈,都一股腦的出海商貿”
定國公府內,郭安聽完朱高熾的話,不由一臉驚詫。
朱高熾神情一緊,急忙問道“老師,不知此事可有什么不妥”
“很是不妥”
郭安一臉濃重的搖著頭,“殿下,若是風調雨順,糧食豐收之時,這些商賈們帶著很多青壯出海商貿,那可以算是一種好事。
但是,現在大明還處于旱災之時,大明本來就缺少糧食,但是這些商賈們,還都帶著這么多的青壯出海,無人耕種,那大明豈不更加缺少糧食
等到秋收之后,我大明很多州府糧食欠收,糧倉糧食一日比一日減少,百姓們無糧,而這些商賈們卻是將糧食,都運到了海外,那豈不是災上加災”
“絕不能如此”
朱高熾連忙重重的搖了搖頭。
隨即,便又是一臉為難。
“老師,但是海禁已開,很多商賈已經在海外,賺到大量錢,讓那些士紳商賈都眼紅至極,都成群結隊的下海此時,若是限制或是禁止那些商賈士紳出海商貿
恐怕,不僅僅是那些士紳商賈們不同意,就連戶部與那些想要出海賺錢的百姓們,也都不同意”
郭安輕輕一笑。
“殿下多慮了,微臣并沒有不讓他們出海”
朱高熾兩眼一亮,“那老師是何意”
郭安道“臣的意思是,限制那些商賈出海時,船上所攜帶的糧食數量
比如,船上有多少人,他們攜帶的糧食,只能夠他們來回一趟吃食的糧食,不準再有多余的糧食,謹防他們向那些蠻夷售賣糧食。
另外,也可要求他們,他們帶出去多少糧食,回來之時,至少要帶回一半,海外的糧食”
“殿下,為了可以鼓勵這些商賈們,多從海外運回一些糧食,可以免收這些糧食的商稅。
甚至,還可以再免除與糧食一般多的貨物的商稅
當然,只是指的是價格,不能是數量”
“如此一來,在朝堂的強壓下,那些商賈們必然都會帶回很多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