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遠離秦淮河,最是干旱。
但是,哪怕是干旱,這里的土壤也十分肥沃。
再加上,他們經常往這里澆水,施肥。
現在,這里的稻谷,也是長的十分茁壯。
因而,讓一些開墾田地的弟子青壯,十分不解。
“如今我大明北方鬧旱災,今年糧食必然會缺少,幾位老師還要拔掉這些稻谷啊”
“這些稻谷還長的這么好,拔了多可惜”
“爾等在叨叨什么老師想要做什么,還需要告知你們”
“這里的田地可不是爾等的田地,是定國公的,定國公可是在一旁看著呢,都不準偷懶”
“定國公”
一眾弟子與青壯一驚,連忙加快干活。
很快。
數十個弟子青壯的合力下,三畝稻田,便被拔的干干凈凈。
隨即,不用耕牛,一人一個鋤頭,一條條平整酥軟的田壟,便被這些弟子與青壯們熟練勾攏好。
“寧毅,這般可好”
郭秉雍問道。
“可”
郭安微微點頭,說道“四兄,每隔半步,埋入一粒玉米種子。
若是這三畝田地種不完,剩下的玉米,都要交上來,保存好。
以防這些田地出現什么意外,還有玉米種子可以再種”
“聽寧毅的”
郭秉雍微微點頭,又招呼一眾弟子與青壯,每人一根玉米,并告知如何掰下玉米粒,又如何種植。
“玉米”
“這般碩大奇怪的糧食”
“這是什么地方的糧食”
“奇怪難道,這便是這位定國公親自前來的目的”
“只是,這種糧食,能否值得毀掉這三畝稻子”
看著手中的玉米,一眾弟子與青壯,又都是滿臉驚疑。
郭秉雍大聲戒告道“這些玉米可都金貴著呢,不僅定國公盯著,還有陛下盯著。
爾等一個個都老老實實種植,不準耍什么小聰明,若不然被逮住了
便是給爾等家族招禍,到那之時,誰也救不了爾等”
“陛下也盯著”
聽此,原本還準備有些小動作的弟子們,心中頓時一驚,開始老老實實的干活。
郭州那么遙遠,還荒蕪,他可不想讓全家都流放到那邊去。
一刻鐘后。
“寧毅,已經都種完了”
郭秉雍便再次走到郭安面前,面色有些古怪道,“只是,三畝田地,只種了三十六根玉米,這里還剩下六十根玉米”
雖然是對著郭安說的,但郭秉雍其實是對著一旁的亦失哈稟報的。
“嗯”
郭安與亦失哈都滿意的點著頭。
“徐勇,將這剩下的六十四根玉米,都拿好,帶回府上,讓郭昂保存好”
“是,公爺”
徐勇應了一聲,便接過玉米。
這時,一旁的亦失哈忽然開口道“郭迪功郎,陛下對玉米十分看重,晚上應該便會有一個百戶兵將前來,日夜不停的看護著這三畝玉米田地,還請郭迪功郎莫要驚慌”
“一個百戶兵將親自看護”
郭秉雍與郭直等人,都是臉色微變。
隨即,便都是滿臉喜色。
“多謝大伴告知”
亦失哈輕輕一笑,又說道“郭迪功郎與諸位郭家迪功郎,身為郭家子弟,卻能沉下心,一心在田地之中為大明培育良種,功勞甚大,陛下也十分看重
此次,玉米這般大明福瑞糧食,就勞煩幾位郭家迪功郎了”
“我等定然竭盡全力”
“回稟陛下,奴婢已經將大船上的玉米與番薯,都交給了定國公。
定國公將幾箱腐爛干煸的番薯,直接扔掉將在三個大木箱內種植的番薯,搬進他的后花園。
定國公在后花園,好像也開墾出三分田,用來種植玉米”
“大船上的一百株玉米,定國公則是將那玉米給掰下來,玉米株桿讓去喂了牛
隨后,定國公又去城外將軍山的田地中,讓四位郭家迪功郎,在田地中開墾了三畝地,種下三十個玉米。
還剩下六十四個玉米,拿回定國公府保管”
在奉天殿內,亦失哈一五一十,將那些番薯與玉米的處理經過,都給朱棣詳詳細細的稟報了一番。
“還剩下六十四個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