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新眼皮微顫,急忙說道「回稟陛下,微臣也有大事奏稟」
暴昭雖沒說話,但神情也是一臉堅定。
反正,隨著松江府之事開始完結,他這個吏部尚書,也再無顏當下去。
如今,便給大明做最后一件重要之事吧
朱棣道「朕此行,乃是關乎天下萬千百姓的肚子,關乎江山社稷之大事,不知兩位卿家是什么重要之事」
郁新微微看了一眼,一旁的暴昭,也是一臉肅然拱手行禮。
「啟稟陛下,微臣此行,也是為了大明數萬百姓的肚子,也是江山社稷大事」
「哦」
朱棣臉上神色收斂,凝視著郁新,神情十分認真,「不知郁卿家是何事」
郁新朝著朱棣拱了拱手,便是十分認真道「回稟陛下,是此次松江府之事。
此次,松江府查抄了近百家糧長、貪官污吏,所抄沒糧食與錢財無數。
但是,微臣派屬下官員前去接收,那里早已被禁衛接管」
「陛下,那些貪官污吏盤剝貪污得來的錢財,當收繳進入戶部,由戶部用于那些百姓身上尤其是那些糧食,今年,正是大明北方大旱」
一旁,暴昭連連點頭。
朱棣的眉頭微微皺起,「原來是此事,那些錢財與糧食,朕已經有了更好的用途」
郁新與暴昭兩人一驚1
心道,果然如此
「敢問陛下,準備將那些錢財與糧食用于何處」
朱棣輕輕一笑,「兩位卿家,可還記得定國公派人從海外尋回的番薯與玉米,這些大明福瑞之糧」
「回陛下,這兩種糧食,微臣自是記得」
郁新下意識的點著頭。
畢竟,當時,這兩種糧食,可是京師傳的沸沸揚揚。
朱棣又道「現如今,那三大木箱番薯,已經成熟了」
「成熟了」
郁新與暴昭都不由兩眼一亮。
「敢問陛下,不知那三箱番薯產量如何」
朱棣嘴角微翹,「一箱產出三十七斤,一箱產出三十八斤」
「郁卿家,暴卿家,那木箱,都是裝貨物的大木箱,兩位可否算算,若是這般種植上一畝良田,能收獲多少番薯」
「一箱三十七斤」
郁新與暴昭兩人,便直接沉思起來。
隨即,越想,兩人眼睛越亮,最后混身都直接顫抖了起來,滿臉震撼。
郁新緊緊盯著朱棣,滿是不敢置信,聲音還有些微顫。
「陛下,若是如此,豈不是可以畝產十二石」
一旁,暴昭也是滿臉激動的點著頭,他算的結果,也是這般。
「十二石」
朱棣與朱高熾等人,都不由再次一臉驚詫。
「正是」
郁新連連點頭,緊緊盯著朱棣,「敢問陛
下,不知現如今,這些番薯可有多少種子,能種植多少畝番薯」
「朕也不知」
朱棣微微搖頭。
郁新頓時大急,「陛下也不知」
「嗯」
看到郁新與暴昭這般模樣,朱棣心情大好。
「朕正要前去定國公府查看,兩位愛卿便尋了過來」
「還請陛下恕罪,微臣愿與陛下一同前往定國公府」
「正是,陛下,微臣也想前去定國公府,親眼看上一番,番薯此種福瑞之糧,到底是何種模樣」
朱棣卻是不著急了,緩聲問道「兩位卿家可是同意了,松江府的那些糧食與錢財,交由朕來處理」
郁新與暴昭忍不住看向朱棣,心中氣急,怎能如此
只是,若是大明真的有了一種可以畝產十二石的糧食,這價值遠勝百個松江府的錢糧
思慮權衡了片刻,郁新心中一狠,微微點頭。
「若是我大明有了可以畝產十二石的糧食,松江府這些糧食與錢財,陛下想如何用于百姓,便如何用于陛下,微臣戶部絕不干涉」
「微臣吏部也絕不干涉」
「甚好」
朱棣微微點頭,「如此,兩位卿家便隨朕,前去定國公府,一看究竟」
「多謝陛下」
一眾人,步履匆匆的往定國公府而去。
于此同時。
在定國公府,郭安已經洗漱完,滿臉慵懶的躺在一個藤椅上,朝著郭昂問道。
「郭昂,剛才,你秤的可有什么不對之處」
正靜靜站在一旁的郭昂,直接被郭安這一句話給嚇的跪在地上,滿臉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