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我大明也無國可封了啊”
“”
“怎會無國可封”
對于眾大臣的反應,朱棣絲毫不意外,只是淡淡一笑,“海外,那么一大片番國,皆可封”
聽此,一眾百官臉上的神情,稍微緩和一些。
說到底,封不封王,違不違祖制,都是朱家內部的事,只要不封大明的國土,不糟踐大明百姓,就與他們無關。
甚至,要是可以借著封王的機會,將定國公郭安,給趕去就藩,那對百官來說,也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敢問陛下,不知定國公這個王,是如何的封法”
周王朱橚對著朱棣拱手行禮,緩聲問道。
身為朱家的宗長,他代表的是大殿內,所有朱家藩王宗親的意思。
“封郡王,封地便為郭卿的郭州,另再加一萬食戶,與宗室郡王同享俸祿,賜兩衛,一衛鎮守郭州,一衛任由定國公調遣,在京師建王府,另將郭家祖地所在縣,賜予郭卿”
朱棣緩聲說著。
下方,一眾藩王與百官,則是越聽,臉上神色越是輕松。
陛下這般封王,也只是給了一個郡王名號,再給了兩衛,還給了一個縣。
而且,這兩衛,有一衛還是要前去郭州鎮守
如此說來,也擔得起給大明尋回玉米與番薯的這份大功
這會,郭安也終于有了機會,可以開口說話。
“陛下,微臣誠惶誠恐,只是尋回玉米與番薯,何德何能,敢承受陛下如此厚愛”
“郭卿不必多言”
朱棣淡淡一笑,“郭卿對咱大明江山社稷有千秋大功,僅此一項,便足以封王”
說著,朱棣便看向朱橚,還有朱高熾,朱高燧等大明藩王。
“太子,諸王,爾等覺得如何”
朱高熾連忙道“父皇圣明,兒臣謹遵父皇之意”
朱橚也緩緩點頭,“陛下圣明,臣弟謹遵陛下旨意”
“臣弟贊同”
一眾藩王,也連連點頭。
區區一個郡王而已,還只是得到一個縣,說到底還是一個國公的待遇。
而且,這個關鍵時候,他們也不想得罪朱棣。
“既然諸位都同意,稍后,禮部便盡快擬寫出一個詳細的章程來”
“微臣遵旨”
禮部尚書鄭沂緩聲應道。
身后,一眾文武百官,眼中除了羨慕嫉妒之外,也都沒有出言阻止。
郭安也急忙說道“微臣多謝陛下厚愛”
朱棣滿意的笑了笑,便繼續說道“另,為大明尋回玉米與番薯的商賈沈莊,還有一眾船員,也立有大功,也該賞賜”
“陛下所言極是”
有了封賞郡王這件事,現在僅僅只是賞賜一個商賈,還有一些船員,在百官心中,也只是一件小事。
“沒有沈莊的精心尋找,那些船員的一路照料,玉米與番薯,也來不了我大明。
為了鼓舞激勵我大明一眾商賈與船員,為我大明尋回畝產更高的糧食,朕以為,所有船員,皆可賞銀百兩,綿布二十匹,米五石,良田五畝,牛一只,另免其賦稅三年”
“陛下圣明”
一眾官員再次稱贊道,這么點賞賜,還真不多。
朱棣又道“至于其首功者,商賈沈莊,封其縣子”
“什么”
“縣子”
聽此,一眾藩王與百官,又都是目瞪口呆。
隨即,便是一片嘩然。
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