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這是一本大典啊也可以說,是一本大型百科全書”
郭安輕輕笑著解釋道,“千百年來,萬世乾坤,就出來陛下這么一位洪鼎大帝,可讓我們中國王朝,百姓富裕,邊疆沒有任何邊患。
另,我大明還可源源不斷的從海外諸蠻夷之國賺錢,使得我大明國庫充沛。
現如今,國庫金銀珠寶堆積如山,正是編撰洪鼎大典之時機”
“繼續說”
朱棣一臉肅然,緩聲道。
不過,別看朱棣現在這會滿臉冷靜。
但是,心中卻是掀起滔天巨浪。
他可是知道,他那位父皇在位之時,就有過編撰經史百家之言為類要的想法。
只是,那會朝堂事務眾多,而郭安與太子兩人,花錢如流水,他準備大明再富裕了一些,再編撰這種百科全書。
“也可”
朱棣微微點頭。
等到朱棣與朱高熾都離開順德郡王府后,郭慎便連忙朝著郭安問道。
郭安微微點頭,一臉自傲。
朱棣喃喃自語道,有些意動。
“聽從陛下吩咐,不過微臣想請陛下定下黃道吉日”
郭安又道“但是,我雖以工匠技藝造福大明萬民,但在士林之中,始終沒有多大的功績。
聽此,朱高熾與郭慎兩人臉色大喜。
而且,我大明一眾大儒,也都還有余力。”
“嗯”
郭安微微一笑,道“我讓你保持低調,是不讓你去爭權奪勢,不去廣交好友
如此,會容易給我順德郡王府上引來災禍。”
“多謝陛下”
一旁的朱高熾與郭慎兩人,也都是聽的兩眼放光。
朱高熾也跟著拱手道“父皇,兒臣覺得順德郡王所言可行”
“嗯”
只是,出于種種原因,并未成功。
郭卿不愧為大明重臣
“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于天文、地志、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備輯為一書,毋厭浩繁”
“可是”
“此事重大,郭卿需上奏”
若是提出洪鼎大典,再參與編撰。
他即位之后,也有整理知識,修書的想法。
對于任何一個讀書人來說,編撰一本書籍,尤其是這種可以名傳千古、青史流傳的大典,都是難以忍受的誘惑。
“陛下,如今我大明國庫金銀珠寶堆積如山,正是有錢編撰此書時機。
郭慎有些疑惑道,“爹不是一直說,我順德郡王府已經是大明最富貴之家,當保持低調
“不過,郭慎與咸寧也要及早完婚”
“多謝陛下”
沒想到,他還未思索周全,郭安便率先提出來了。
“此書一成,必可彰顯國威,造福萬代”
為何今日,又提出了洪鼎大典,還要去親自編撰”
郭安也是臉色一喜,“陛下圣明,微臣明日去上朝”
“在整個大明,還有何人在工匠上的技藝可超過我”
“上朝”
朱棣愣了下,怪異的看了一眼郭安,隨即呵呵一笑。
郭安連忙感謝道。
聽此,郭慎微微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