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大伯母梁氏回府,江氏主動將掌家權利交回給了梁氏。
三房的日子漸漸好過了起來。
梁氏得知先前江氏苛責三房,私下里從公中貼補了不少東西給三房。
這些年,三房遠在嵩縣,老夫人以路途遙遠的借口。
故意將三房月錢克扣了下來。
好在如今三房回來了,梁氏暗中就打算將這些年欠三房的一一補償回去。
可這事兒,到底還是傳揚了出去。
梁氏先一步拿話堵住了老夫人的口。
江氏卻不肯依了。
上頭有大嫂,她得罪不得。
便攛掇了另外兩位妯娌來商議此事。
“哎,這些年,府中虧欠三房頗多”
江氏一開口,就反倒為三房委屈上了。
往日里,四弟妹是個性子傲的,同兩位嫡親大嫂不大來往。
可就算是三房,這位四弟妹也是半點瞧不上的。
五弟妹在府里的地位其實同三房相差不多。
只因她命好,生下的兒子得了婆母喜歡。
這才一家子跟著在伯府立住了腳。
“是啊,好在大嫂明事理,已將這些年虧欠三房的都還了回去。”
薛氏眼中盡是嘲諷,順著江氏的話就往下說著。
江氏一怔,往日里,但凡提起三房來,這位四弟妹是容不下的,今日怎忽然轉了性子
丁氏是個人精,只在一旁吃茶。
見薛氏半點不上道,江氏也累了,索性以身體不適為由將人給送了出去。
江氏繡眉微擰,緊抿著唇,死死攥緊了手中的帕子。
崔嬤嬤見狀,上前添了新茶,勸道,“夫人仔細身子,才剛好不容易養好的。”
“嬤嬤,您知曉的,當年二爺。”
“夫人,慎言。”
崔嬤嬤示意江氏莫要亂言。
扭頭將屋內眾人支了出去。
當年的事情,崔嬤嬤又豈會不知。
江氏嫁給二爺之后,也過了一段恩愛和美的日子。
可后來,二爺總在外頭偷腥的事情傳到了江氏耳中。
江氏自是不肯將身邊丫頭給二爺開臉。
回娘家一通哭訴,崔嬤嬤便提議將謝氏抬了來。
說她娘家兄長是個和善的,謝氏的性子也和善,因著崔嬤嬤的緣故,也不會在江氏跟前招眼。
江氏一思量,便應下了。
謝氏后來被姑姑接來京都小住,誰知第二日便被姑姑送來了伯府。
謝氏心中頓感不妙,身邊只帶了王媽媽一人。
崔嬤嬤如何勸,謝氏都不肯答應。
她寧愿嫁與草莽匹夫,也不愿為人妾氏。
這份傲骨是父母教導的。
芷汀苑內,因著梁氏派人送來不少銀錢過來。
三房的日子一日比一日好了些。
吃食上也比往日多了兩道葷菜。
“昭昭,過兩日,我打算送了帖子去侯府,有些日子沒見穆大夫人了。”
如今她的日子因著大嫂回來,也跟著好過了些。
想起趙氏處境,難免感同身受。
就想時常多走動一二。
也讓趙氏能有個人說話。
畢竟那可是未來女兒的婆母。
她還指望趙氏能善待女兒。
“可以啊,那到時我陪著母親一道去。”